-
问
胆囊结石吃什么药好?
答
胆囊结石一般吃熊去氧胆酸片、消炎利胆片、胆舒胶囊等药好,如果出现胆绞痛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1、熊去氧胆酸片:熊去氧胆酸片属于利胆药,可显著增加人体胆汁酸的分泌,并导致胆汁酸成分的变化,还能够降低胆汁中胆固醇酯及胆固醇的含量,使结石中的胆固醇逐渐溶解于胆汁中。 2、消炎利胆片:消炎利胆片能够改善胆汁淤积的情况,减少胆结石的形成,通过减轻胆囊和胆道的炎症反应,缓解由此引起的疼痛。 3、胆舒胶囊:胆舒胶囊是一种中成药制剂,服用后可促进胆汁分泌,达到利胆效果,胆舒胶囊还具有解痉作用,可缓解腹部肌肉痉挛带来的疼痛。 胆囊结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按时吃早餐,避免过饱饮食,应选择低脂肪、低胆固醇的食物,避免饮酒,适当增加运动量,有利于控制病情。
2024-08-01
-
问
胆囊息肉可以消除吗?
答
胆囊息肉通常可以消除,若确诊为胆囊息肉,需要及时就医规范治疗。 胆囊息肉的发生与不良的饮食习惯有关,容易引起胆汁代谢异常,如果胆囊息肉比较小,通过调整饮食习惯、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并增加运动量,一些较小的胆息肉可能会自行缩小甚至消失,因为改善生活方式有助于恢复胆汁的正常代谢。 如果胆囊息肉的体积比较大,增长迅速,并伴随着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以通过胆囊切除术来去除息肉,所以患胆囊息肉后无需担心,通过规范有效治疗,能够将其消除。 一旦发现胆囊息肉,应定期进行超声复查,密切观察息肉的变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024-08-01
-
问
转氨酶大于多少肝功异常?
答
正常情况下,当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数值大于40U/L时,提示可能存在肝功能异常。 转氨酶的正常参考值会因检测方法、仪器以及不同的实验室而有所差异。而且不能单纯依据转氨酶的数值来判断肝功能是否异常,还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他肝功能指标以及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判断。例如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剧烈运动、大量饮酒、服用某些药物后,转氨酶也可能轻度升高,但不一定代表肝功能真正出现了异常。而在某些肝脏疾病的早期,转氨酶可能仅轻度升高,随着病情进展,转氨酶可能会显著升高。 同时,一些非肝脏疾病,如心肌梗死、骨骼肌疾病等也可能导致转氨酶升高。
2024-09-22
-
问
胆囊炎的早期症状有哪些啊?
答
胆囊癌的早期症状一般有右上腹疼痛、消化不良、发热等,若出现右上腹疼痛等相关症状,尤其是疼痛持续不缓解或伴有发热、黄疸等,应尽快就医。 1、右上腹疼痛:疼痛多位于右上腹胆囊区,表现为隐痛或胀痛,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这是由于高脂肪食物刺激胆囊收缩,引发疼痛,疼痛可能会向右肩部或背部放射。 2、消化不良:患者可能会感到恶心、呕吐,尤其是在进食后,还会出现嗳气、腹胀、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的症状,是因为胆囊炎症影响了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导致消化功能下降。 3、发热由于炎症反应,身体可能会出现低热,一般体温在37.5-38.5℃,如果炎症加重,感染扩散,可能会出现高热。 患病后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恢复期间需要保持饮食规律,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比如肥肉、猪肝以及奶油蛋糕等。
2024-08-15
-
问
胆囊炎可以食疗改善吗?
答
胆囊炎是否可以食疗改善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如果症状较轻,一般可以,如果症状较为严重,一般不可以,需要立即就医进行规范治疗。 1、可以:当胆囊炎处于早期或症状较轻时,仅表现为偶尔的右上腹轻微疼痛、腹胀、恶心等,没有发热、黄疸、胆囊结石嵌顿等严重并发症。通过选择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有助于减轻胆囊负担,促进胆汁排泄,缓解炎症,对胆囊炎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 2、不可以:如果患者出现右上腹剧烈疼痛、寒战、高热、黄疸等,或者伴有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并发症,单纯的食疗无法解决问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结合病情选择合适的方法治疗。 配合医生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也要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有利于病情恢复。
2024-08-08
-
问
白蛋白不正常怎么办?
答
白蛋白不正常通常是营养不良、肝炎、肾小球肾炎等原因所致,可以通过均衡饮食、应用药物等方式改善,如果有不适症状,建议立刻就医。 1、营养不良:长期摄入不足、消化吸收不良等原因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可引起白蛋白降低。改善饮食结构,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也可以遵医嘱应用复合维生素、维生素C片等药物。 2、肝炎:肝脏是合成白蛋白的主要场所,而肝炎会导致肝脏受损,肝细胞功能减退,合成白蛋白的能力下降,导致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可以遵医嘱应用拉米夫定片、恩替卡韦片等药物治疗。 3、肾小球肾炎:患病后肾小球的滤过膜通透性增加,白蛋白从尿液中排出增多,从而使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可遵医嘱应用醋酸地塞米松片、醋酸泼尼松片等药物治疗。 对于白蛋白不正常的患者,应定期复查血清白蛋白水平以及相关的检查项目,如肝功能、肾功能、尿常规等,以了解病情的变化和治疗效果。
2024-09-20
-
问
治疗胆结石怎么治疗?
答
胆结石的治疗方法一般是调整饮食、胆囊切除术体外、保胆取石术等方法治疗,如果出现了身体不适的现象,应及时就医。 1、调整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避免胆囊强烈收缩引发疼痛。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促进胆汁排泄。 2、胆囊切除术体外:对于症状严重、胆囊功能丧失或存在恶变风险的患者,胆囊切除术是常用的治疗方法。切除胆囊可以消除结石形成的场所,避免结石复发和相关并发症。 3、保胆取石术:通常是在保留胆囊功能的前提下取出结石,适用于胆囊功能良好、单发结石且患者有保胆意愿的情况。 治疗期间需要定期进行超声等检查,监测结石的情况,术后需注意饮食,避免暴饮暴食,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结构。
2024-08-08
-
问
胆囊缩小的原因是什么?
答
胆囊缩小的原因是先天发育异常、胆囊炎、胆囊结石等,如果想要了解具体原因,可去医院进行胆囊检测。 1、先天发育异常:有些人天生胆囊就较小,或者胆囊的发育存在缺陷,可能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有关,导致胆囊结构和功能不完善。 2、胆囊炎:长期的胆囊炎症刺激,导致胆囊壁增厚、纤维化,使胆囊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受损,胆囊逐渐萎缩变小。 3、胆囊结石: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壁,引起胆囊炎症和损伤,较大的结石长期占据胆囊内空间,也会导致胆囊的有效容积减小,进而出现胆囊缩小。 患病后饮食规律,定时定量,少吃油条、炸鸡等油腻食物。并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监测胆囊情况。
202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