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
腹部彩超能检查出什么病?
答
腹部彩超一般能检查出肝血管瘤、胆结石、肝硬化等疾病,做检查时,患者应该去正规医院。 1、肝血管瘤:腹部彩超下,肝血管瘤通常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高回声结节或肿块。通过彩超可以确定血管瘤的位置、大小、数量,并观察其内部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监测病情变化。 2、胆结石:胆囊内的结石在超声下表现为强回声光团,后方伴有声影。彩超不仅可以发现结石,还能评估胆囊的大小、形态和胆囊壁的情况,为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3、肝硬化:腹部彩超可以发现肝脏形态、大小、质地的改变,如肝脏表面不光滑、肝叶比例失调、门静脉增宽等。 无论是确诊哪种疾病,都应该采取合理的方法治疗,以免不良反应,持续加重对身体健康产生危害。
2024-08-15
-
问
胆总管结石能排出来吗?
答
胆总管结石是否能排出来,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结石较小,表面光滑,胆总管下段通畅,一般能排出来,反之,一般不能排出来。若确诊胆总管结石,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 1、一般能排出来:较小的胆总管结石有可能自行排出,例如结石直径较小、表面光滑,胆总管下段通畅,通过胆汁的冲刷和胆管的蠕动,结石可能被排出到肠道。 2、一般不能排出来:如果结石较大、形状不规则、数量较多,或者胆总管存在狭窄、梗阻等情况,结石通常无法自行排出。 确诊胆总管结石后,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若出现腹痛、发热、黄疸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后要按照医生要求定期复查,了解结石是否残留及胆管恢复情况。
2024-08-30
-
问
谷丙转氨酶178要怎么办?
答
谷丙转氨酶178U/L可能是过度劳累、饮酒、病毒性肝炎等原因导致,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等方法改善,患者需要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后规范治疗。 1、过度劳累:身体过度劳累时,肝脏负担加重,可能导致肝细胞受损,使谷丙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从而升高。一般在休息后可逐渐恢复正常。 2、饮酒:酒精主要在肝脏代谢,大量饮酒会对肝细胞造成直接损害,导致谷丙转氨酶升高。应避免饮酒,直到指标恢复正常。 3、病毒性肝炎:病毒感染肝脏细胞,引起肝细胞炎症和坏死,导致谷丙转氨酶释放到血液中,可以遵医嘱服用拉米夫定片、恩替卡韦分散片等药物。 建议患者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要均衡,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定期进行体检,关注肝功能指标的变化。
2024-09-22
-
问
右上腹部隐痛的原因有什么?
答
右上腹部隐痛可能与肠易激综合征、胃溃疡、胆囊炎等原因有关,建议就医完善相关检查,进行明确的诊断。 1、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影响大肠功能的常见疾病,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肠道对刺激的反应更为敏感,可能导致腹部隐痛和不适。 2、胃溃疡:虽然胃溃疡主要位于胃部,但其疼痛可能辐射到右上腹部,特别是当溃疡位于胃的右侧时。 3、胆囊炎:胆囊位于肝脏下方,当胆囊发炎时,会刺激胆囊壁上的神经,导致右上腹部隐痛。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以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2024-08-15
-
问
胆囊息肉和不喝水有关系吗?
答
胆囊息肉和不喝水一般没有关系。如果胆囊部位出现不适症状,应尽早就医。 胆囊息肉的形成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过多胆固醇、遗传、乙肝、炎症刺激、胆囊结石、先天发育不良等。这些因素中,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不喝水会导致胆囊息肉的形成。因此,从直接因果关系上讲,胆囊息肉与不喝水没有直接关系。尽管不喝水不是胆囊息肉的直接原因,但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对胆囊健康仍然至关重要。适量饮水有助于保持消化道的正常运作,促进胆汁的正常分泌和排泄,从而维持胆囊的正常功能。 胆囊息肉患者应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摄入,如蛋黄、动物内脏、肥肉、炸鸡、海鲜等。这些食物可能加重胆囊负担,不利于病情控制。
2024-07-14
-
问
胆囊息肉不大怎么处理?
答
胆囊息肉不大可以通过定期复查、调整生活方式、中医调理等方式进行调理,如果出现不适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1、定期复查:定期进行超声检查,观察胆囊息肉的大小、形态、数量等变化情况,通过定期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息肉的进展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2、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对胆囊息肉的控制有一定帮助,包括合理饮食,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适当运动,控制体重,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等。 3、中医调理: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用一些中药来调理身体的气血、脏腑功能,以达到改善体质、缓解症状的目的,如香附、柴胡、栀子等。 在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建议进行处理。
2024-08-15
-
问
胆囊息肉患者需要手术吗?
答
如果胆囊息肉直径超过1厘米,胆囊息肉患者一般需要手术。如果直径小于1厘米,胆囊息肉患者通常不需要手术。无论是否需要手术,都应及时就医,接受医生的评估和建议。 1、需要:当胆囊息肉的直径超过1厘米时,存在较高的恶变风险,因此建议进行手术切除。如果患者体内存在多个胆囊息肉,或者息肉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也建议进行手术切除,以防恶变或引起其他并发症。 2、不需要:对于直径小于1厘米且无明显临床症状的胆囊息肉,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如口服药物、定期复查等。这类息肉的恶变风险相对较低,一般不需要手术,通过定期复查可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无论选择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患者都应定期复查胆囊息肉的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2024-07-14
-
问
肝囊肿会癌变的吗?
答
大多数情况下,肝囊肿不会癌变。如果体检发现肝囊肿,应及时就医。 肝囊肿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可分为先天性肝囊肿、创伤性肝囊肿、炎症性肝囊肿等。肝囊肿通常生长缓慢,大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偶然发现。只有当囊肿较大时,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和器官,引起右上腹不适、腹胀、恶心等症状。但即使囊肿较大,也很少会发生癌变。这是因为肝囊肿的囊壁是由上皮细胞组成,这些细胞通常不会发生恶性转化。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饮食要清淡,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定期进行体检,观察囊肿的变化情况。
2024-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