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
乙肝表面抗体高是什么意思啊?
答
乙肝表面抗体高的意思是指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较强的免疫力。若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乙肝表面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在接触乙型肝炎病毒或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产生的一种保护性抗体。如果是接种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后出现抗体高,说明疫苗接种成功,身体产生了有效的免疫反应。这种情况下,抗体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护人体免受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另外,如果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但由于自身免疫系统的作用,成功清除了病毒,也可能出现乙肝表面抗体升高,意味着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较强的免疫力。 虽然乙肝表面抗体高通常是好事,但仍需定期进行乙肝相关检查,以确保抗体水平维持在一定程度,持续提供保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可能的乙型肝炎病毒传染源,如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引起血液接触的物品。
2024-09-23
-
问
乙肝两对半全阴是什么意思啊?
答
乙肝两对半全阴的意思是指受检者目前没有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如果乙肝两对半检查结果全阴,应咨询医生以确定是否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不可自行判断或忽视。 乙肝两对半全阴表明受检者目前没有感染乙肝病毒,乙肝两对半包括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五项指标。当这五项指标全部为阴性时,说明受检者体内既没有乙型肝炎病毒的存在,也没有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免疫力。这可能是从未接触过乙型肝炎病毒,也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病毒疫苗;或者虽然接种过乙型肝炎病毒疫苗,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的抗体逐渐消失。 平时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卫生,避免与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引起血液接触的物品。定期进行体检,包括乙肝两对半检查,以便及时了解自己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状态和抗体水平。
2024-09-23
-
问
小孩乙肝疫苗多久打一次的?
答
打指的是接种,乙肝疫苗指的是乙型肝炎病毒疫苗。小孩乙型肝炎病毒疫苗通常需要出生后、出生后1个月、出生后6个月各接种一次。若有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应尽快接种第一针乙型肝炎病毒疫苗,这是为了在孩子接触乙型肝炎病毒之前就建立起防护屏障,随后,在出生后1个月接种第二针,出生后6个月接种第三针。完成这三针基础免疫后,大部分孩子可以产生有效的抗体保护,但随着时间推移,部分孩子体内的抗体水平可能会逐渐下降。一般在孩子3岁至5岁左右,可以进行乙肝抗体检测,如果抗体水平较低,可以考虑补种一针加强针。此后,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定期进行抗体检测,必要时可以再次补种。 接种前要确保孩子身体状况良好,如有发热、腹泻、严重湿疹等情况,应推迟接种,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搔抓,防止感染。
2024-09-23
-
问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是什么意思啊?
答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是指在进行乙肝五项检测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结果呈现为阴性。 乙肝表面抗原阴性通常说明体内没有检测到乙肝病毒的外壳蛋白,在很大程度上提示没有感染乙肝病毒。这是正常的检查结果,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仍需注意预防感染,例如避免接触乙肝患者的血液、体液等可能传播病毒的物质,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等。极少数情况下,乙肝病毒发生变异,导致现有的检测试剂无法准确识别乙肝表面抗原,从而出现假阴性结果。不过这种情况需要结合其乙肝标志物以及病毒载量等检查来综合判断。 如果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且其指标也均为阴性,建议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乙肝病毒感染。
2024-09-26
-
问
什么是肝内钙化灶啊?
答
肝内钙化灶通常是由钙盐异常沉积在肝组织内所致,出现肝内钙化灶后,应及时就医。 肝内钙化灶是在肝脏超声或CT等影像学检查中发现的一种表现,是指在肝脏实质内出现的一些强回声或高密度的影像,如同结石一样的结构。肝内钙化灶形成的原因主要考虑与肝内胆管结石、曾经患过肝炎或肝脓肿等疾病、寄生虫感染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单纯的肝内钙化灶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也很少对肝脏功能造成影响,如果钙化灶比较小,且患者没有其他不适,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定期复查观察其变化即可。 平时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减少对肝脏的损害。
2024-09-23
-
问
肝上有低密度影是否正常?
答
肝上有低密度影是否正常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如果是生理因素所致,通常正常,如果是病理因素所致,通常不正常,一旦有不适症状,建议立刻就医。 1、正常:在某些情况下,肝上的低密度影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结构或良性的变异。例如,肝内的一些血管结构,在影像学检查中可能表现为低密度影。另外,局限性的脂肪沉积也可能呈现为低密度,但这种情况如果范围较小且不影响肝功能,通常被认为是相对正常的。 2、不正常:更多的时候,肝上的低密度影可能提示存在病变。比如肝囊肿,是肝脏内充满液体的囊性结构;肝血管瘤,是由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原发性肝癌或转移性肝癌,肿瘤组织的密度通常低于正常肝组织。这些病变都可能在影像学上表现为低密度影。 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一步进行相关检查,如增强CT、磁共振成像、血液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2024-08-30
-
问
患有胆囊结石该怎么治疗啊?
答
胆囊结石一般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胆囊切除术、保胆取石术等方法治疗。一旦确诊胆囊结石,应尽快就医。 1、药物治疗:如果患者胆囊结石比较小,可以遵医嘱应用消炎利胆片、胆舒胶囊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减轻不适症状。 2、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利用高能冲击波聚焦后作用于结石,将结石击碎,使其随胆汁排出。但这种方法适用范围较窄,通常适用于胆囊功能良好、直径较小的单发胆固醇结石。 3、手术治疗:当胆囊结石较大、症状明显或出现并发症时,可以在医生操作下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等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按照医生要求按时服药,定期复查,手术后注意切口护理,避免感染,术后早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2024-08-30
-
问
肝功能前白蛋白多少为正常啊?
答
一般情况下,肝功能检查前白蛋白值在280~360mg/L正常,如果此项数值存在异常,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完善其他相关检查,这些明确的诊断。 白蛋白是一种由肝脏合成的蛋白质,在体内起到运输和储存营养物质等作用。正常情况下,成年人白蛋白的正常值范围为280~360mg/L。如果白蛋白值低于以上范围,可能是由营养不良、肝炎、肝硬化等原因导致的,若白蛋白值高于正常水平,可能是由于脱水导致血液浓缩引起的。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保持前白蛋白在正常水平,应注意均衡饮食,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避免过度饮酒和滥用药物,减轻肝脏负担。
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