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快速查看历史提问问题
李燕郴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问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怎么办
答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高可能是由感染、炎症、血液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患者需要及时就医,以确定具体病因。 1、感染:如细菌感染,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阿莫西林胶囊、青霉素V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2、炎症:慢性炎症反应也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血液疾病:如白血病也可能导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异常。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可能需要通过化学疗法的方式进行治疗,具体方案由医生根据病情制定。 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每天不低于8小时的睡眠,并适当进行有氧运动,比如跑步、打羽毛球、游泳等,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2024-09-24
出现慢性白血病能治好吗?
出现慢性白血病是否能治好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是轻度病情,可能能治好,如果是重度病情,可能不能治好,建议及时就医。 1、可能能治好的情况:对于轻度病情的慢性白血病患者,是有治愈可能的。在疾病早期,通过及时、规范的治疗,如使用靶向药物、化疗等方法,有机会使病情得到较好的控制,甚至达到临床治愈。一些患者经过治疗后,白血病细胞可以被清除,身体逐渐恢复健康。 2、可能不能治好的情况:对于重度病情的慢性白血病患者,完全治愈则相对较为困难。在病情严重时,白血病细胞可能已经广泛浸润身体各个部位,对身体造成较大损害。尽管采取多种治疗手段,也难以彻底清除癌细胞,疾病可能会持续进展,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 患者要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避免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淋巴细胞低中性粒细胞高怎么办呢?
淋巴细胞低中性粒细胞高可能是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大面积烧伤、急性中毒等原因引起,可以通过应用药物、手术等方法进行治疗。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配合医生治疗。 1、急性化脓性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等引起的急性肺炎、阑尾炎、胆囊炎等,细菌感染会刺激骨髓生成更多的中性粒细胞来对抗感染,导致中性粒细胞增多,同时淋巴细胞相对减少。可以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阿奇霉素胶囊等药物治疗。 2、大面积烧伤:烧伤会导致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机体为了应对这种创伤,会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促使骨髓中的中性粒细胞释放入血,引起中性粒细胞升高,淋巴细胞比例降低。可以在医生操作下选择植皮手术治疗。 3、急性中毒:如化学毒物中毒、生物毒素中毒。中毒会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使骨髓生成和释放中性粒细胞增加,从而导致中性粒细胞升高,淋巴细胞相对降低。可以及时通过血液净化进行治疗,也可以进行静脉补液治疗,比如注射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 在治疗疾病期间一定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同时还应多关注自身症状的变化。
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有感染吗?
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可能有感染,并非绝对,一旦出现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的情况后,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可能与感染因素有关,当机体受到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侵袭时,免疫系统会启动防御机制,单核细胞作为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其数量可能会反应性增多,以应对感染。特别是某些特定的感染,如结核、伤寒、疟疾以及大多数病毒感染,往往伴随着单核细胞绝对值的显著升高。 然而,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并非一定意味着感染。在生理状态下,如婴幼儿和儿童的成长发育过程中,单核细胞数量可能会略高于成人水平,这属于正常现象,无需担心。此外,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还可能见于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淋巴瘤、单核细胞白血病等,这些疾病的发生与感染无直接关联,但同样会导致单核细胞数量异常。 在面对单核细胞绝对值偏高的情况时,患者不必过度恐慌,而应及时就医咨询专业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并给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同时,患者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以促进早日康复。
粉红色的血什么情况啊?
粉红色的血一般是由于月经初期、排卵期出血、子宫内膜息肉等原因引起。如果情况较为严重或持续不见好转,应及时就医。 1、月经初期或末期:女性在月经刚开始或即将结束时,出血量较少,经血与阴道分泌物混合,可能呈现粉红色。这种情况通常无需特殊处理,注意经期卫生即可。 2、排卵期出血:在排卵期间,由于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可能导致少量子宫内膜脱落,引起出血,呈现粉红色。一般无需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即可。 3、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局部过度生长形成息肉,息肉表面的血管容易破裂出血,血液排出时可能为粉红色。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尤其是私密部位。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骨髓活检和骨髓穿刺的区别有哪些
骨髓活检和骨髓穿刺的区别通常有检查方法不同、检查内容不同、适用范围不同等,若需要进行骨髓相关检查,应及时就医,由医生根据病情判断适合的检查项目。 1、检查方法不同:骨髓穿刺是用骨髓穿刺针在髂后上棘或髂前上棘等部位抽取骨髓液进行检查;骨髓活检是用骨髓活检针在相同部位取出一小段包含骨髓造血组织的条形组织进行检查。 2、检查内容不同:骨髓穿刺主要检查骨髓细胞的形态、数量、比例等;骨髓活检除了观察细胞形态外,还能了解骨髓组织结构、间质成分以及骨髓内纤维增生等情况。 3、适用范围不同:骨髓穿刺适用于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骨髓活检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纤维化等疾病的诊断意义更大。 进行骨髓检查前后,要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感染。检查后避免剧烈运动,注意休息。
血沉高说明了什么?
血沉高一般说明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加快,考虑与肺炎、肺结核、类风湿关节炎等原因有关。当血沉数值异常升高,尤其是伴有明显的身体不适,如发热、乏力、关节疼痛、体重下降等,应尽快就医。 1、肺炎:肺部受到细菌感染引发炎症,可导致血沉升高。特别是重症肺炎,炎症反应强烈,血沉变化较为显著。 2、肺结核: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属于慢性传染性疾病,会使血沉加快。 3、类风湿关节炎:自身免疫性疾病,关节滑膜炎症明显,病情活动期血沉通常会增高。 发现血沉高后,要注意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尽量保持均衡,增加营养摄入。
血小板正常值是多少呢?
血小板正常值通常是100~300×10⁹/L,若有不适症状,建议立刻就医。 血小板的数值对于评估身体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其正常值为100~300×10⁹/L,当血小板数值低于100×10⁹/L时,被称为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增加,如皮肤瘀点、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甚至内脏出血等。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众多,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脾功能亢进、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等。 而当血小板数值高于300×10⁹/L时,称为血小板增多。轻度的血小板增多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严重增多时,可能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如脑血栓、急性心肌梗死等。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身体是否有异常的出血或血栓症状。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常规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血小板数值的异常。
嗜酸性粒细胞为0正常吗?
嗜酸性粒细胞为0%一般正常,不需要过于担心。 嗜酸性粒细胞是人体中一种含有嗜酸性颗粒的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对细菌、寄生虫有杀伤作用,对于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也均有重要的意义,可用于辅助过敏寄生虫感染等相关疾病的诊断,正常百分比范围为0.5%-5%。出现了偏低的情况时,常见于伤寒、副伤寒的初期,也可能是长时间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或烧伤、大手术时正处于应激状态。一般不具有特殊的临床意义,所以正常。 当嗜酸性粒细胞指标偏高时,通常是提示患者可能存在支气管哮喘、血吸虫病、湿疹等疾病,需要引起重视,应及时完善相关的检查确认,然后可根据检查结果,在医生指导下针对性治疗。
血常规怎么看病毒还是细菌感染?
血常规通常可以通过查看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方面来看是病毒还是细菌感染。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1、白细胞总数: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通常会明显升高。病毒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可能正常或稍微升高,但在某些情况下,如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感染等,也可能出现白细胞总数下降的情况。 2、中性粒细胞:细菌感染时,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通常会显著升高,因为中性粒细胞是主要的细菌感染免疫反应细胞。病毒感染时,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可能正常或稍微升高,但一般不如细菌感染时显著。 3、淋巴细胞:病毒感染时,淋巴细胞计数和百分比通常会显著升高,因为淋巴细胞是参与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的主要细胞。细菌感染时,淋巴细胞计数和百分比可能正常或稍微升高,但一般不如病毒感染时显著,有时甚至可能出现下降。 通过做血常规检查确认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后,应及时根据检测结果在医生指导下给予规范的治疗,通过治疗后有利于控制感染。
龚萍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妇产科
已解答30666条问题
孙丽芳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妇产科
已解答27756条问题
牟丹蕾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感染综合科
已解答25254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