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快速查看历史提问问题
李燕郴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问
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怎么办
答
淋巴细胞百分比偏高考虑是细菌感染恢复期、病毒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的,需要通过药物治疗,进行治疗时,应及时去医院。 1、细菌感染恢复期:某些细菌感染在恢复阶段,淋巴细胞比例会相对升高,这是由于免疫系统在清除细菌后进行调整。可遵医嘱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胶囊、罗红霉素胶囊等药物治疗。 2、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风疹病毒等感染,病毒侵入机体后,免疫系统启动防御,淋巴细胞增殖以对抗病毒。可遵医嘱服用更昔洛韦胶囊、阿昔洛韦片、盐酸伐昔洛韦片等药物治疗。 3、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淋巴细胞参与免疫反应,导致淋巴细胞百分比持续偏高。可遵医嘱服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药物治疗。 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监测淋巴细胞百分比变化。
2024-09-24
白细胞升高是怎么回事?
白细胞升高可能是剧烈运动、情绪紧张、组织损伤等原因引起的。出现不适症状后,要及时就医。 1、剧烈运动:在外界刺激的作用下,体内儿茶酚胺增多,导致白细胞升高。这种情况下的白细胞升高通常为一过性,无需特殊处理,随着影响因素的去除,白细胞可逐渐恢复。 2、情绪紧张:如紧张、焦虑等情绪状态,机体会启动应急反应,导致白细胞短暂升高。 3、组织损伤:严重烧伤、外伤及重大手术术后等,由于组织细胞的破坏和修复过程,会刺激机体产生大量白细胞参与修复过程。 此外,严重烧伤、急性溶血、坏死、大手术后均会导致白细胞应激性升高。建议遵医嘱进行相应的处理,
易栓症三项蛋白s低
易栓症三项蛋白S低一般是遗传因素、获得性因素、药物因素等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原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1、遗传因素:部分人的蛋白S低是由于遗传导致的基因突变。遗传性蛋白S缺乏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基因突变使得蛋白S的合成减少或功能异常。 2、获得性因素:某些疾病可以导致蛋白S水平降低,维生素K缺乏会影响蛋白S的羧化过程,使其活性降低。肝脏疾病如肝硬化时,肝脏合成蛋白S的能力下降,导致血中蛋白S含量减少。 3、药物因素:长期使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蛋白S降低。口服抗凝药物华法林,其作用机制就是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的合成来发挥抗凝作用,同时也会影响蛋白S的水平。 无论是出现哪种不适症状,患者都应该采取合理的方法应对,以免身体出现不良反应。
骨髓活检主要是检查什么疾病?
骨髓活检主要是检查急性白血病、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如果需要进行该项检查,必须选择正规的医院就诊。 1、急性白血病:此疾病属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起源于造血干细胞,通过骨髓活检可以明确诊断疾病,还可以了解疾病的类型,对后期治疗提供帮助。 2、慢性髓细胞白血病:其属于慢性骨髓增生性疾病,由于染色体异常导致基因突变,使髓细胞增生。骨髓活检可以明确诊断,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 3、多发性骨髓瘤:该疾病是一种浆细胞肿瘤,起源于骨髓中的浆细胞。骨髓活检可以帮助疾病诊断,了解肿瘤细胞的类型和数量,有助于制定治疗方案。 如果检查后出现结果异常,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还要保持情绪平稳。
血象是什么检查呀?
血象一般指的是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是一项基础且重要的医学检查项目。当医生建议进行血常规检查时,应积极配合,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 血常规主要通过对血液中细胞成分的分析,来评估身体的健康状况。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多个项目的检测。白细胞的计数和分类可以反映身体是否存在感染、炎症或免疫性疾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测定能判断是否有贫血,以及贫血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血小板计数有助于了解止血和凝血功能。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增加,而血小板增多则可能与某些血液疾病或炎症反应相关。 若检查后存在异常,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恢复期间注意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淋巴细胞数偏低怎么办啊
淋巴细胞数偏低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病毒感染、免疫系统疾病等多种原因引起,可通过遵医嘱服用药物的方式进行治疗。建议出现此类情况时及时就医,以便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1、营养不良:缺乏必要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12或叶酸,可能导致淋巴细胞减少。治疗可能需要补充相应的营养素,如维生素B12片和叶酸片。 2、病毒感染:如HIV或流行性感冒,可能抑制淋巴细胞的生成。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我用奥司他韦胶囊、阿昔洛韦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3、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影响淋巴细胞的数量。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环磷酰胺片、泼尼松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患者需要保持均衡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果西兰花、胡萝卜、苹果等,以确保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血小板压积0.29怎样调理啊?
血小板压积0.29一般是指血小板压积0.29%。血小板压积0.29%的调理方法通常包括调整生活习惯、增加饮水量、药物治疗等。如果出现血小板压积0.29%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1、调整生活习惯:首先,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剧烈运动,以减少身体出汗和体液流失,有助于稳定血小板压积。这是因为剧烈运动和睡眠不足可能导致血液浓缩,进而引起血小板压积偏高。 2、增加饮水量:确保每天饮水量达到1500~2000毫升,以补充体内水分,稀释血液,降低血小板压积。水分充足有助于维持血液循环的正常状态,减少因血液浓缩导致的问题。 3、药物治疗:若血小板压积持续偏高,且伴有不适症状,如头晕、乏力等,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如阿司匹林肠溶片、阿司匹林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可帮助调节血小板功能,防止血栓形成,从而降低血小板压积。 血小板压积0.29%偏高时需综合考虑个人情况,采取适当的调理措施。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中性粒细胞高是怎么回事啊?
中性粒细胞高可能是生理原因、感染、恶性肿瘤等原因导致的,建议及时就医处理。 1、生理原因:剧烈运动、饱餐后、妊娠后期、分娩等情况,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可出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异常的情况,一般不用特殊处理。 2、感染:通常指的是细菌感染,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以及急性肛周感染等,这时机体内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和比例会出现明显的增高。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类药物如头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治疗。 3、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淋巴瘤以及实体瘤后期出现了肿瘤的坏死,均可以出现中性粒细胞的升高,这种情况需要进行影像学相关的检查。 建议患者及时就医检查,查明病因后积极治疗。
白细胞计数偏低怎么回事啊?
白细胞计数偏低通常是由于药物影响、病毒感染、血液系统疾病等原因引起的。如果出现白细胞计数偏低的情况,建议及时就医。 1、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等,可能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生成减少。停药后,白细胞计数多可逐渐恢复。 2、病毒感染:如流感、病毒性肝炎等,病毒入侵机体后,免疫系统激活,可能暂时性地影响白细胞分布或功能,造成白细胞计数偏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利巴韦林颗粒、阿昔洛韦片、拉米夫定片等药物治疗。随着病毒被清除,白细胞数量会逐渐回升。 3、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这些疾病直接影响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白细胞及其他血细胞生成障碍,病情往往较为严重,需要在医生操作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 平时应避免私自盲目的乱用药物,以防用药不当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可以定期到医院进行体检,以便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0怎么办?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90%考虑是急性肠炎、急性肺炎、痛风等原因,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身体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 1、急性肠炎:炎症刺激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和感染,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升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蒙脱石散、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等药物治疗。 2、急性肺炎:肺部感染时,病原体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导致中性粒细胞增多以抵御感染。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头孢呋辛酯片、盐酸氨溴索分散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治疗。 3、痛风:痛风发作时,局部炎症反应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升高。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秋水仙碱片、苯溴马隆片、吲哚美辛肠溶片等药物治疗。 患者应保持清淡易消化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少吃高嘌呤的食物,比如猪肉、羊肉、猪肝等。
龚萍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妇产科
已解答30666条问题
孙丽芳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妇产科
已解答27756条问题
牟丹蕾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感染综合科
已解答25254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