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
有胃息肉切除后还会长吗?
答
有这里是指患有,患有胃息肉切除后是否还会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如果消除病因,一般不会长,如果病因未除,一般还会长,治疗时应去正规医院。 1、不会:如果在胃息肉切除后,能够有效地去除导致胃息肉形成的病因,那么胃息肉再次生长的可能性就会降低。停止服用可能导致胃息肉的药物,彻底治愈幽门螺杆菌感染,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等。 2、会:如果导致胃息肉形成的病因没有得到彻底消除,胃息肉很可能会再次生长。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的饮食习惯等都可能促使胃息肉的形成。如果在切除胃息肉后,这些病因仍然存在,就会增加胃息肉复发的风险。 治疗疾病过程中,需要以清淡易消化的饮食为主,可以吃软面条、鸡蛋羹、小米粥等食物,能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2024-09-12
-
问
饮食上如何刺激放屁?
答
放屁指肛门排气,饮食上可以通过吃黄豆、萝卜、洋葱等食物来刺激肛门排气。如果伴随着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就医治疗。 1、黄豆:黄豆中含有丰富的低聚糖,人体难以消化吸收这些低聚糖,会被肠道细菌发酵,产生气体,从而导致肛门排气增多。 2、萝卜:尤其是白萝卜,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一些特殊的酶类,这些物质能促进肠道蠕动,被肠道细菌分解发酵时也会产生气体,引起肛门排气。 3、洋葱:含有大量的可发酵碳水化合物和硫化物,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后会产生硫化氢等气体,增加肛门排气的频率。 虽然这些食物可能刺激肛门排气,但如果过度食用可能会引起肠胃不适,所以在吃的时候应注意摄入量。
2024-09-23
-
问
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c1是什么意思?
答
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C1的意思是胃黏膜萎缩局限在胃窦部,此时应及时就医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如果检查后出现C1结果,一般是根据萎缩部位进行划分,表示胃黏膜萎缩仅发生在胃窦部位,没有对其他部位的胃黏膜造成影响。患者通常会表现为食欲缺乏、胃痛、胃胀等症状。 出现检查慢性萎缩性胃炎C1的情况后,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多潘立酮片、兰索拉唑肠溶片等药物治疗。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可以暴饮暴食,也不建议吃辣椒、大蒜、生姜等辛辣的食物。
2024-09-29
-
问
做胃镜前要做哪些检查呢?
答
胃镜指的是胃镜检查,做胃镜检查前要做心电图检查,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查等,建议选择正规医院进行。 1、心电图检查:胃镜检查是一种有刺激性的检查方法,可能会引起一些心血管反应,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通过心电图检查,可以及时发现患者是否存在心脏疾病。 2、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以及感染性疾病筛查等,血常规检查可以评估患者的血液状况和凝血功能,确保胃镜检查过程中的安全。 3、肝功能检查:胃镜检查前进行肝功能检查,可以排除因肝脏疾病导致的凝血功能障碍等问题,确保胃镜检查过程中的安全。 胃镜检查前应避免吸烟和饮酒,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检查前一日应进食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2024-08-13
-
问
检查出得了结肠炎能治好吗?
答
检查出得了结肠炎是否能治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是感染性结肠炎,一般能治好,如果是溃疡性结肠炎则不能治好。如果出现腹痛、腹泻加重、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1、能治好:如果是感染性结肠炎,如细菌感染引起的,在及时使用敏感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后,通常可以治好,比如因痢疾杆菌感染导致的结肠炎,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消除感染源,肠道黏膜可逐渐恢复正常。 2、不能治好:一些严重的、难治性的溃疡性结肠炎,可能难以完全治愈,如果病情反复发作,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肠穿孔、大出血等,治疗难度较大。部分患者可能需要长期依赖药物维持,甚至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但也难以完全恢复到健康状态。 结肠炎患者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2024-09-23
-
问
胃痛吃葵花牌胃康灵不管用?
答
葵花牌胃康灵通用名为胃康灵胶囊,胃痛吃胃康灵胶囊是否管用应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是肝胃不和、瘀血阻络引起的胃痛通常管用,如果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胃痛,可能不管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1、管用:胃康灵胶囊具有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缓急止痛等功效。对于肝胃不和、瘀血阻络所致的胃脘疼痛,可以通过调和肝胃功能,改善气血不畅的状态,缓解疼痛症状。同时还能促进胃部血液循环,减轻瘀血阻滞带来的疼痛。 2、不管用:如果胃痛是由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等疾病引起,胃康灵胶囊则可能无法起到治疗作用。因为这些疾病引发的疼痛根源并非肝胃不和或瘀血阻络。 在用药期间需要观察身体反应,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疾病有加重的表现,或者出现了明显的副作用,一定要及时停药。
2024-08-30
-
问
最近老是放屁怎么办?
答
放屁通常是指排气增多,排气增多可能由饮食因素、压力大、消化不良等多种原因引起,可通过改善饮食、调节情绪、药物治疗的方式进行改善。 1、饮食因素:摄入过多易产气的食物,如黄豆、红薯、土豆、洋葱、萝卜等,以及碳酸饮料和啤酒等饮品,这些食物和饮品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体,应减少或避免摄入易产气的食物和饮品。 2、压力大:紧张、焦虑的情绪会影响肠道功能,导致排气增多。建议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放松心情。 3、消化不良:食物在胃内没有完全消化就进入肠道,肠道内的细菌会参与分解和消化,滋生产气菌,导致气体增多。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健胃消食片等药物缓解症状。 如果排气增多伴有腹痛、腹胀、大便带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肠镜检查。
2024-08-30
-
问
怎样治疗便秘啊?
答
一般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度运动、服用药物等方法治疗便秘,如果便秘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有腹痛、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1、调整饮食: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等食物,膳食纤维可以吸收水分,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 2、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如散步、慢跑、瑜伽等,运动可以增强腹肌和盆底肌肉的力量,有助于排便。 3、服用药物:便秘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乳果糖口服液、麻仁润肠丸等药物进行治疗,应用药物之后能够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治疗便秘需要综合考虑生活方式的调整。避免过度依赖泻药,以免造成肠道功能紊乱,保持心情舒畅,减少压力对肠道的影响。
2024-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