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快速查看历史提问问题
刘凯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问
早期肝硬化可以治吗?
答
早期肝硬化可以治疗,但无法完全治愈。早期肝硬化指的是肝硬化尚处于代偿期,此时肝脏功能尚未全面受损,通过积极的治疗可以稳定病情、控制症状,并延缓肝硬化的进展。 早期肝硬化虽然肝脏结构已经发生改变,但肝细胞受损程度相对较轻,且剩余的正常肝细胞仍能维持一定的功能。因此,通过去除病因,如抗病毒治疗、戒酒、停用肝损害药物、抗纤维化治疗、保肝治疗等措施,可以减缓或阻止肝硬化的进一步发展,所以早期肝硬化是可以治疗的。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肝硬化是一种不可逆的病变,即使是早期也无法完全恢复正常的肝脏结构和功能。因此,治疗的目标是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并尽可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早期肝硬化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规范治疗,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减轻肝脏负担,促进病情稳定。
2024-07-15
胆囊切除后左上腹疼痛正常吗?
胆囊切除后左上腹疼痛是否正常,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是生理因素引起,不伴随其他症状,通常正常,反之则不正常。若疼痛持续或加剧,并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排除并治疗可能存在的肠胃疾病或胰腺炎等异常情况。 1、正常:胆囊切除术后,左上腹疼痛可能是由手术创伤引起的正常生理反应。这种疼痛多因局部损伤组织尚未完全修复所致,表现为隐隐作痛或不适感。随着伤口的逐渐愈合,这种疼痛通常会逐渐减轻并消失。在此阶段,患者不必过度担心,但需注意观察疼痛的变化情况。 2、不正常:若胆囊切除后左上腹疼痛持续不减或加剧,并伴有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则可能提示存在肠胃疾病或胰腺炎等异常情况。胰腺炎的发生可能与手术过程中胆管结石移动至胆总管引起梗阻有关,需通过进一步检查如彩超、淀粉酶检测等确诊。 患者在术后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吃高脂肪的食物,比如油条、肥肉等,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影响到身体的恢复。
检查胆囊小怎么办?
检查胆囊小可能是先天性因素、胆囊炎、胆囊结石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通过定期随访观察、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的方式应对。 1、先天性因素:部分人群可能因先天性发育异常而导致胆囊偏小,但这类患者通常不伴有胆结石、胆囊息肉等病理改变。若无临床症状或并发症,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只需定期随访观察,确保胆囊功能正常即可。 2、胆囊炎:长期胆汁淤积、胆道梗阻可能诱发胆囊炎,炎症反复刺激下胆囊可能逐渐萎缩变小。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口服消炎利胆片、胆宁片等药物治疗,能够消除炎症、改善胆汁排出。 3、胆囊结石:胆囊结石长期刺激胆囊壁,导致胆囊壁增厚、纤维化,进而引起胆囊萎缩变小。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胆囊切除术治疗,直接切除结石所在的胆囊,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患者日常应保持饮食均衡,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以减少胆汁分泌和胆囊负担。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以维护良好的身体状态。定期复查,及时发现并处理胆囊问题,避免病情恶化。如有胆囊区域疼痛、黄疸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并治疗。
胆道肿瘤标志物五项有哪些阿?(胆道肿瘤标志物五项有哪些?)
胆道肿瘤标志物五项通常指的是用于辅助诊断胆道系统肿瘤(包括胆囊癌、胆管癌等)的一组生物标志物。这五项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50(CA50)。 1、癌胚抗原(CEA):CEA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标志物,可以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发现,包括消化道肿瘤。高水平的CEA可能提示存在消化道肿瘤,但并非特异于胆道肿瘤。 2、糖类抗原19-9(CA19-9):CA19-9是一种在胰腺癌、胆管癌和胃肠道肿瘤中常升高的标志物,对于胆道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3、糖类抗原125(CA125):虽然CA125最常与卵巢癌相关联,但它也可能在其他类型的肿瘤中升高,包括某些胆道肿瘤。 4、甲胎蛋白(AFP):AFP通常与肝细胞癌和生殖细胞肿瘤有关,但在少数情况下,胆道肿瘤也可能引起AFP水平的升高。 5、糖类抗原50(CA50):CA50是另一种在胰腺癌和胆道肿瘤中可能升高的标志物。 需要注意的是,单一的肿瘤标志物升高并不足以确诊肿瘤,肿瘤标志物的检测通常与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相结合,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此外,这些标志物的变化趋势和组合检测可能对病情的监测和预后的判断更有价值。
谷丙转氨酶72正常的吗?
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参考范围通常为0-40 U/L,但不同实验室的参考值可能会略有差异。因此,如果谷丙转氨酶值72U/L 和 71 U/L 都略高于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肝脏功能受损,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严重的健康问题。可能与生理性因素、肝脏疾病及其他疾病有关,建议及时就医。 1.生理性因素:在体检前进行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谷丙转氨酶暂时升高。同时过量饮酒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导致谷丙转氨酶升高。而某些药物,如抗生素、抗癫痫药、降脂药等,可能会引起谷丙转氨酶升高。 2.肝脏疾病:如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病等,都有可能会引起谷丙转氨酶升高。 3.其他疾病:某些心脏疾病、肌肉疾病、胰腺炎等也可能导致谷丙转氨酶升高。 由于谷丙转氨酶升高的原因较多,一次检测结果轻度升高并不一定能确诊具体疾病。其次,谷丙转氨酶只是肝功能检查的一个指标,其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肝脏存在严重问题。但也不能忽视这一结果,应及时与医生沟通,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
如果是胆囊壁增厚是怎么回事?
胆囊壁增厚可能与长期饮酒、肥胖、胆囊炎等因素有关。 1、长期饮酒:如果长期饮酒,可能会损伤胆囊壁,检查时会出现胆囊壁水肿、增厚等情况。患者可遵医嘱口服消炎利胆片、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药物进行改善。 2、肥胖:肥胖可能会有较多的脂肪堆积在胆囊外壁,导致胆囊壁增厚。建议平时注意饮食,避免过度吃高脂食物,如肥肉、炸鸡等,同时适当进行运动,有助于减去多余的脂肪。 3、胆囊炎:如果患者患有胆囊炎,胆囊部位容易有炎症反应的刺激,此时可能导致局部胆囊有异常增生情况。患者可能出现腹痛、高热等不适症状,建议患者遵医嘱使用盐酸克林霉素片、熊去氧胆酸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治疗。
肝血管瘤疾病危险吗?
肝血管瘤可能不危险,也可能危险。建议及时就医,通过B超检查、肝功能检查来判断病情,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1、可能不危险:肝血管瘤通常是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大多数较小的肝血管瘤,通常不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因此通常不需要特别治疗,只需定期进行观察和检查即可。 2、可能危险:当肝血管瘤体积较大,生长速度较快,或者位于肝脏的特定部位时,可能会出现一些症状或风险。这些症状可能包括由于肿瘤压迫周围组织导致的腹胀感,或者在极为罕见的情况下,巨大肝血管瘤可能会破裂,导致内出血,这种情况需要紧急治疗。 如果肝血管瘤导致症状或存在并发症风险,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切除。建议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的发展。
胆囊结石能治疗好吗?
胆囊结石是可以治疗好的,需要去正规医院就诊治疗。 胆囊结石属于比较常见的胆囊疾病,胆囊结石主要为胆固醇结石或以胆固醇为主的混合性结石和黑色素结石,形成原因较为复杂,考虑于胆汁中有过多的胆固醇、过多的胆红素等有关,肥胖、习惯久坐会增加患病风险。胆囊结石会导致患者出现上腹隐痛、黄疸等症状,通过积极治疗后能治好。 胆囊结石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熊去氧胆酸片、消炎利胆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药物治疗无效或者胆囊结石体积较大,患者可以通过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期间应规律用餐,避免暴饮暴食。
胆囊肌腺症是什么病?
胆囊腺肌症是一种以胆囊腺体和平滑肌增生为主的非炎性、非肿瘤性良性增生病变,患者在发现该病症时,应及时就医,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胆囊腺肌症在组织病理学上的特征明显,根据组织形态学的不同,胆囊腺肌症可分为局限型、节段型和弥漫型三种类型。疾病早期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常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随着病情不断发展,可能有腹胀、腹泻、疼痛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操作下通过胆囊切除术的方法治疗。 为了预防疾病,平时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健康的体重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降低胆囊腺肌症的发病风险。
肝内强回声斑是什么意思?
肝内强回声斑的意思是在进行肝脏超声检查时,显示肝脏实质出现强回声影,形状不规则,呈斑点状。 肝内强回声斑是指在进行肝脏彩超检查时,发现肝脏内部存在一种异常回声区域,这些回声较强,形状不规则,呈斑点状分布。这种强回声斑可能提示肝脏内存在某种结构上的变化或病变,如肝内胆管结石、钙化灶、炎症后疤痕等。 为了更准确地诊断这种强回声斑的性质和原因,建议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其他相关检查,如CT检查、磁共振检查、肝功能检查等。这些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肝脏结构和功能信息,有助于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维护肝脏健康,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注意个人卫生。
龚萍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妇产科
已解答30658条问题
孙丽芳 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妇产科
已解答27741条问题
牟丹蕾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感染综合科
已解答25247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