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喷嚏二连发,究竟隐藏何秘密?
最近门诊里,来了一位年轻小伙子,她一边擦着鼻子一边告诉我说,最近老是连打两个喷嚏,这是怎么回事啊?我是不是得了什么病?于是我为他做了详细的检查,包括过敏原检查、鼻内镜检查等,结果显示他是由于过敏性鼻炎引起的。 喷嚏二连发,其实背后可能隐藏着多种原因。连续打喷嚏往往是身体对某种刺激的自然反应,比如突然吸入冷空气、灰尘或花粉等过敏原。这些刺激物会触发鼻腔内的神经末梢,导致连续打喷嚏。 除了外部刺激,喷嚏二连发也可能与身体状况有关。如感冒或过敏性鼻炎等常见疾病都可能导致连续打喷嚏。在感冒初期,由于鼻腔黏膜受到病毒的刺激,打喷嚏是身体试图清除病毒和细菌的一种方式。而过敏性鼻炎则是由于身体对某种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导致鼻腔炎症和连续打喷嚏。 针对他连续打喷嚏的症状,我建议她日常生活中在定期打扫房间卫生,换洗床单被罩、还建议他多喝水,使用空气净化器等方式缓解不适感。 他按照我的建议,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他的症状有了明显的改善。 所以啊,喷嚏二连发并不是什么神秘的现象,背后可能有着多种原因。关键是要保持警觉,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并在需要时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毕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嘛!
路承
副主任医师 |
2024-04-16 18:16:44
-
喉咙里的不速之客:轻松解决方法
在一个不太寻常的周一早晨,我醒来时感觉喉咙有点不对劲,像是被什么东西刮过一样,每次吞咽都带来轻微的疼痛感。起初,我以为这可能只是因为前一天晚上吹了太多的冷风,所以并没有太放在心上。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没有丝毫好转的迹象,反而似乎还有所加重。 过了两天,疼痛感变得更加明显,我开始担心这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喉咙疼。于是,我决定去医院看看情况,希望能找到缓解这种不适的方法。 到了医院,我详细地向医生描述了我的症状:喉咙内部有一种异物感,吞咽时伴随着不适和轻微的疼痛。医生听后,先是用手电筒检查了我的喉咙,随后建议我做一个喉部X光检查,以便更精确地诊断我的情况。 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告诉我,这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咽炎,可能是由于细菌感染引起的。好消息是,这种状况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治疗得到缓解的。 医生为我开了一些消炎药物,并建议我多休息,多喝水,避免吃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以减轻喉咙的不适。同时,他还建议我每天用温盐水漱口,以帮助减轻炎症。 遵循医生的建议,我开始了我的恢复之路。令我惊讶的是,这些简单的治疗方法确实有效。几天后,我感觉喉咙的疼痛和不适大大减轻,吞咽也不再是一个问题。一周后,我几乎完全恢复了正常。
好在健康小芝士
2024-04-15 14:05:32
-
辛夷花茶:喝多少天能缓解鼻炎?
每年春天,我总是被鼻塞、频繁的打喷嚏以及眼睛发痒等症状所困扰。虽然以往的经验告诉我,这只是季节更替时的小波折,但今年的症状似乎比往年更加严重,让我不得不求助于专业的治疗。 在医院,我被安排见了一位耳鼻喉科的专家。医生通过询问我的具体症状,以及对我的鼻腔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包括鼻镜检查,以观察鼻腔内部的情况。此外,为了更准确地了解我的过敏情况,医生还建议我做一个过敏原检测。 检测结果出来后,医生根据我的症状和过敏原检测的结果,诊断我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并推荐了一套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包括定期使用鼻腔冲洗来清洁鼻腔,使用抗过敏药物来缓解过敏症状,以及在特定时间段内饮用辛夷花茶来辅助治疗。 按照医生的建议,我开始了我的治疗计划。经过一周的时间,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症状有了改善。鼻塞不再那么严重,打喷嚏的次数也减少了,接下来的日子,我继续跟进治疗计划,并定期回医院复查。
好在健康小芝士
2024-04-15 14:03:32
-
揭秘耳朵癌隐藏的角落:了解真相
三个月前,我开始注意到我的右耳时不时会有点痛,刚开始我以为可能是因为带耳机带太久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种疼痛感变得更加频繁,且局部出现明显的隆起,甚至开始影响到我的睡眠。我决定是时候去医院看看了。 来到医院后,医生对我进行了基本的检查,然后建议进行更详细的检测,包括耳部CT扫描。当CT结果出来后,医生告诉我,他发现了一些异常细胞生长在我的耳朵内部,需要进一步的活组织检查来确认。那一刻,我的心几乎要跳出来了。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遇到这种情况。 一周后,我们拿到了活检的结果,确诊为一种罕见的耳朵肿瘤。尽管听起来很可怕,但幸运的是,医生告诉我们这个阶段的癌症是可以治疗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切除肿瘤和随后的放疗。 手术比我预想的要顺利,医生说他们成功地移除了所有可见的肿瘤细胞。手术后的恢复期是挑战,尤其是放疗期间,我经历了一些副作用,比如疲劳和局部皮肤红肿,但我坚持了下去。 现在,距离治疗结束已经过去了两个月,我的恢复情况非常好。每个月我都要去医院复查,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很正常。
好在健康小芝士
2024-04-15 14:02:32
-
扁桃体囊肿的发现、治疗与护理:我的经验分享
那是一个普通的周末,我突然感到喉咙疼痛,吞咽困难。起初,我以为只是普通的咽喉炎,但症状持续了一周都没有好转。于是,我去医院就诊,医生通过检查发现我的扁桃体上有一个小囊肿。原来,这就是我一直感到喉咙疼痛的原因。 接下来,我接受了进一步的检查。医生建议我做B超和血液检查,以确保囊肿没有恶变的迹象。B超结果显示囊肿大小适中,血液检查也未发现异常。这让我对治疗充满了信心。 在治疗方面,我选择了手术切除囊肿。手术非常成功,整个过程非常顺利。术后的恢复也很快,大约一个月后,我就基本恢复了正常生活。 在日常护理方面,我有几点建议: 1. 饮食:术后初期,应避免吃刺激性强、硬、热的食物,以免刺激喉咙。可以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 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非常重要。每天刷牙两次,必要时可以使用漱口水。 3. 休息: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4. 避免感冒:感冒是扁桃体囊肿复发的常见原因,因此要注意预防感冒。 总的来说,扁桃体囊肿虽然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但只要及时发现并进行适当的治疗和护理,我们完全有可能摆脱它的困扰。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好在健康小芝士
2024-04-07 16:13:10
-
什么是扁桃体囊肿?小本本记起来!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可能会遇到咽部不适、异物感等问题,其中扁桃体囊肿就是一种常见的疾病。 去年秋天,我接诊了一位患有扁桃体囊肿的中年男性,他自述咽部持续不适和异物感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且症状逐渐加重,影响到他的日常进食和言语交流。 询问病史的时候,患者表示过去没有类似的症状,也没有家族遗传病史。他平时不抽烟,但偶尔饮酒。在询问过程中,我注意到他的声音有些沙哑,且时不时清嗓子,于是我进行了体格检查。患者张口后,我使用喉镜仔细观察他的扁桃体。在左侧扁桃体上,我发现了一个明显的囊肿,呈淡黄色,表面光滑,大小约1厘米。囊肿周围的扁桃体组织略显红肿。同时,我触摸了他的颈部,未发现淋巴结肿大。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我建议患者进行喉部CT检查。CT结果显示,囊肿位于扁桃体实质内,边界清晰,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在综合了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后,我向他解释了扁桃体囊肿的诊断。扁桃体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通常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但如果囊肿持续增大或影响生活质量,则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考虑到患者的症状较为明显,且囊肿已经较大,我建议他进行手术摘除囊肿。我详细解释了手术的过程、风险以及预后,患者表示理解并同意手术并办理了相关手续。 之后,在手术过程中,我小心翼翼地切除了囊肿,并保留了尽可能多的扁桃体组织。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咽部不适感明显减轻,声音也变得清晰起来。 在患者出院前,我再次向他强调了术后注意事项,包括饮食调整、口腔卫生等。我告诉他,虽然囊肿已经摘除,但仍需定期复查,以确保没有复发或其他问题。 通过这个案例,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医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路承
副主任医师 |
2024-04-07 14:01:53
-
健康生活从我做起,守护扁桃体健康做好这几点
扁桃体,这对位于我们咽喉深处的小守卫,平时默默无闻,一旦出现问题却能让人痛苦不堪。我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今天我就以我的亲身经历来和大家聊聊这个看似不起眼,实则需要引起重视的小病痛——扁桃体肥大。 记得那是一个春风拂面的午后,我突然感到喉咙痒痒的,像是有什么东西卡在那里。起初我以为是春天花粉过敏,就没太在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不适感越来越明显,吞咽困难、呼吸不畅,甚至晚上因为呼吸困难而辗转反侧,无法安睡。我开始意识到,这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过敏反应。 在朋友的建议下,我去了医院。医生通过喉镜检查后告诉我,我的扁桃体肿大了,这就是导致我一系列不适的原因。我惊讶地发现,原来这个小东西竟然能引起这么大的麻烦。 扁桃体肥大的症状其实很常见,除了咽喉不适、吞咽困难,还可能伴有发热、头痛、声音嘶哑等症状。医生告诉我可能是由于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引起免疫系统较弱,继而导致扁桃体感染导致的。如果你发现自己有这些症状,而且持续时间较长,那么就应该考虑是不是扁桃体出了问题。 治疗扁桃体肥大,医生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来制定治疗方案。轻微的肥大可能只需要药物治疗,比如抗生素和消炎药。但如果像我这样,扁桃体肥大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那么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扁桃体切除术。 手术听起来有些可怕,但其实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小手术。术前,医生会详细解释手术过程和可能的风险,让我心里有数。术后,虽然会有一段时间的疼痛和不适,但随着伤口的愈合,这些症状都会逐渐消失。 我记得手术后的第一周,每次吞咽都是一种挑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痛苦感逐渐减轻。大概一个月后,我就能正常吃喝,呼吸也变得顺畅了。现在回想起来,那段经历虽然痛苦,但也是非常值得的。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也有类似的症状,不要掉以轻心。及时就医,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才能早日摆脱病痛的困扰。
好在健康小芝士
2024-04-03 10:49:00
-
守护耳朵健康,从这些方面做起!
因为我的耳朵总是背气,这个问题已经困扰我很久了,但是我一直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今天我决定去医院看看,希望能够得到一些帮助。 在医院里,医生给我做了一些检查,包括听力测试和内窥镜检查。结果显示我的耳朵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有一些炎症和充血的情况。医生告诉我这可能是由于过度清洁耳朵或者感染引起的中耳炎。 接下来,医生给我开了一些药物,包括抗生素和消炎药。同时,他还建议我避免使用棉签或其他尖锐物品清洁耳朵,以免加重病情。 回家后,我按照医生的建议服药,并且注意保持耳朵的清洁和干燥。几天后,我的耳朵感觉好多了,不再那么背气了。 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地认识到了耳朵的重要性。我们平时要注意保护耳朵,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清洁耳朵,同时定期进行听力检查也是非常必要的。希望我的分享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这里就向大家分享一些生活经验,帮助大家了解如何在生活中守护耳朵健康: 1.避免噪声环境,减轻耳朵压力 相信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戴耳机的习惯,在这里建议大家不要长时间的高音量的佩戴耳机,最好是适当让耳朵得到充分休息。 2.避免耳内进水,防止外耳道发炎 游泳或洗澡、洗头时耳内进水,容易诱发急性外耳道炎,因此当外耳道内进水,可以通过单脚垫脚蹦跳的运动让水流出来,或用棉签把水吸出。 3.不要常掏耳朵,避免耳道损伤 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无须特别清理。掏耳朵过频是不好的习惯,不少人喜欢用手指甲、发卡、挖耳匙甚至铁签掏耳朵,这种行为是非常危险的,稍不小心就容易刺破,导致外耳道发炎。 4.不要捏紧鼻子使劲擤鼻涕 大多数人都是用两个手指狠狠的捏住两侧的鼻孔,用力的把鼻涕擤出来。但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有可能把鼻涕(炎性物质)挤到咽鼓管那里,引起中耳炎。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要同时捏住两侧,先捏一侧,稍微用点力擤出来擦干净,然后换另外一侧。
好在健康小芝士
2024-04-01 16:48:41
-
耳朵不适警惕咽鼓管问题,生活中要注意这几点
今天在耳鼻喉科门诊,我接诊了一位患者,他抱怨自己经常出现耳朵背气的情况。详细询问了他的症状、发病频率以及伴随症状后,我对病情进行了初步评估,并安排了一系列检查以确定问题所在。 首先,我对患者进行了全面的耳部检查,包括外耳道、鼓膜的观察以及听力测试。由于患者描述的症状可能与咽鼓管功能障碍有关,我特别关注了这方面的检查。此外,我还开具了以下检查项目: 1. 纯音听力测试:了解患者的听力水平,排除听力下降。 2. 鼓室压力测试(如鼓膜测压):评估中耳压力变化,判断咽鼓管的开闭情况。 3. 鼻咽部检查:使用鼻内镜检查鼻咽部结构,排除鼻咽部疾病对咽鼓管功能的影响。 4. 影像学检查:如有必要,进行头颅MRI或CT扫描,排除解剖结构异常。 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外耳道和鼓膜无异常,纯音听力测试在正常范围内。鼓室压力测试显示中耳压力变化异常,提示咽鼓管功能可能受损。鼻咽部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影像学检查也未发现解剖结构异常。 根据这些检查结果,我综合诊断患者可能患有咽鼓管功能障碍。针对患者的病情,我制定了以下治疗方案: 1. 药物治疗:使用鼻腔喷剂,如含有麻黄素的药物,以减轻咽鼓管周围的炎症和肿胀,改善其开闭功能。 2. 咽鼓管吹张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咽鼓管吹张训练,通过定期练习,增强咽鼓管的开闭能力。 3. 避免诱因:建议患者避免吸烟、过度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避免长时间吹奏乐器或潜水等可能加重症状的活动。 4. 定期复查:建议患者定期复查听力和鼓室压力,以监测病情的变化。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训练,患者的症状逐渐缓解,耳朵背气的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咽鼓管功能障碍大多可以有效避免,生活中应注意这些方面: 1、避免过度吹鼻:过度用力吹鼻可能导致咽鼓管压力失衡,影响其功能。避免在鼻子堵塞时用力吹鼻,以免对咽鼓管造成损伤。 2、避免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可能导致咽鼓管炎症,影响其功能。戒烟限酒有助于保持咽鼓管健康。 3、定期检查听力: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咽鼓管功能障碍导致的听力下降,早期干预,降低病情恶化的风险。 4、避免长时间憋气:潜水、吹奏乐器等活动可能导致咽鼓管压力失衡。进行这些活动时,注意控制时间,避免长时间憋气。 5、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增强身体免疫力,预防咽鼓管问题。
路承
副主任医师 |
2024-04-01 16:03:35
-
一天一个小知识:耳石症老犯怎么办?
我的姑姑最近几周出现头晕眼花症状,特别是在翻身、坐起或低头时更为明显,伴有恶心、呕吐。无耳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她说晕的时候感觉特别差,整个人的状态都不正常,而且还很频繁。 于是赶紧去医院检查,挂了耳鼻喉科问诊,眼球震颤检查发现旋转性眼球震颤阳性,头位试验发现右侧头向后仰时出现典型的旋转性眼球震颤。 医生诊断说姑姑是右侧后半规管耳石症。 那耳石症老犯怎么办呢?我们赶紧问,医生给出了治疗方案: 前庭康复操、抗眩晕药物治疗、床头抬高 平时也要注意: 避免头部突然位置改变、康复训练、定期复查 医生告诉我们,耳石症虽然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姑姑按照医生的叮嘱,通过正确的治疗和管理
好在健康小芝士
2024-03-29 17:10:54

-
推荐
-
内科
-
外科
-
妇产科
-
儿科
-
男科
-
皮肤性病科
-
五官科
-
肿瘤科
-
精神心理科
-
中医科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