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间隔缺损是怎么回事?
在探讨心脏健康的诸多议题中,房间隔缺损(ASD)这一先天性心脏疾病往往令人感到既神秘又担忧。许多读者初次听闻“房间隔缺损”时,心中难免会产生疑问:“房间隔缺损究竟是怎么回事?” 房间隔缺损,顾名思义,是指心脏左右心房之间的间隔(即房间隔)出现了缺损或未完全闭合的情况。正常情况下,房间隔如同一道坚实的墙壁,将左、右心房分隔开来,防止血液直接流通。然而,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如果房间隔的发育、吸收和融合出现异常,就会导致左、右心房之间形成一个或多个孔隙,这就是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可分为原发孔型、继发孔型等多种类型,其中继发孔型最为常见。缺损的大小各异,小的可能只有几毫米,而大的则可能达到几十毫米。由于心房之间的压力差相对较小,因此小的房间隔缺损可能长期无明显症状,直到成年后通过体检或其他途径偶然发现。然而,随着缺损的增大和病程的延长,患者可能会出现气促、胸闷、心悸、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和肺动脉高压。 注意事项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2、做好饮食管理 总之,房间隔缺损虽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疾病,通过采取正确的治疗手段,能够有效减轻其对身体的影响。
王欣
副主任医师 |
2024-09-11 11:48:46
-
肥厚性心肌病有什么并发症
肥厚型心肌病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并发症,病情出现不适后,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1、心力衰竭:长期的心肌肥厚会使心肌细胞受损,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逐渐减弱,无法有效地将血液泵出和充盈,从而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如呼吸困难、水肿等。
赵士超
主任医师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4-09-05 14:37:23
-
高血压三项检查注意事项
高血压三项检查注意事项一般有检查前需停用相关药物、保持正常饮食、避免剧烈运动等,建议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1、停用相关药物:某些降压药、利尿药等可能会影响检查结果,导致结果不准确,应停止使用。 2、保持正常饮食:检查前不要刻意改变饮食习惯
赵士超
主任医师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4-09-05 14:37:23
-
正常人的心跳多少是正常的
正常人安静状态下的心跳一般在60-100次/分钟,如果自觉心跳异常,如心跳过快、过慢或节律不齐,应及时就医检查。 心跳的正常范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年龄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婴幼儿的心跳通常较快,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减慢。一般来说,新生儿的心跳
赵士超
主任医师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4-09-05 14:37:23
-
血压160/90严重吗
血压160/90一般指的是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60mmHg,舒张压90mmHg是否严重,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是生理因素引起,通常不严重,如果是病理因素引起的,可能比较严重。出现血压异常的情况后,应及时就
赵士超
主任医师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4-09-05 14:37:23
-
心梗看什么科
心梗一般指的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一般可以看心血管内科、心脏外科、急诊科等科。一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应立刻前往就近医院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1、心血管内科:这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见的就诊科室,心血管内科医生在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
赵士超
主任医师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4-09-05 14:37:23
-
靶器官受损有什么症状
靶器官受损一般有心脏受损、肾脏受损、脑血管受损等症状。如果怀疑有靶器官受损,应尽快就医。 1、心脏受损:可能表现为心慌、心悸、胸闷、胸痛,活动后呼吸困难、乏力等,严重时可出现心力衰竭,出现下肢水肿、端坐呼吸等症状。 2、肾脏受损:早期可能没
赵士超
主任医师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4-09-05 14:37:23
-
病理性低血压能治愈吗
病理性低血压是否能治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是短期内失血、脱水等原因所引起,一般能治愈。如果是慢性疾病所引起,通常不能治愈。一旦被诊断为病理性低血压,应及时就医。 1、一般能治愈:若是短期内失血、脱水等原因导致的低血压,通过及时补
赵士超
主任医师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4-09-05 14:37:23
-
心肌炎的症状怎么办
心肌炎的症状一般有心悸、胸痛、呼吸困难等,可以通过保持良好的作息、口服药物、吸氧治疗等方式改善。 1、心悸: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脏跳动异常,出现心慌、心跳过快或不规则的感觉。是由于心肌炎症导致心肌兴奋性改变,电生理活动异常所致。应保持良好的作息
赵士超
主任医师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4-09-05 14:37:23
-
脂蛋白a偏高意味着什么
脂蛋白A偏高意味着可能存在健康风险。 脂蛋白A是一种特殊的脂蛋白,其水平升高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容易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进血栓形成,进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脑卒中等。此
赵士超
主任医师 |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4-09-05 14:37:23

-
推荐
-
内科
-
外科
-
妇产科
-
儿科
-
男科
-
皮肤性病科
-
五官科
-
肿瘤科
-
精神心理科
-
中医科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