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卫利
主任医师 | 浙江省人民医院 皮肤科
三级甲等
泄泻是常见的脾胃肠病证,很多是因为感受外来邪气或者饮食不健康引起的。大部分人不知道经常泄泻应该怎么办,下面简单介绍一些。
泄泻的病位主要在脾胃和大小肠,其中主脏在脾,其致病原因包括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等。其主要致病因素为湿,即《难经》所谓“湿多成五泄”。该病不宜久拖,否则后果严重。以下有几种方法可以治疗泄泻。
1。寒湿停滞:(1)证候泻下清稀,严重时如水样,腹痛伴有肠鸣,痞满,脘腹胀闷,食少,或者兼有外感症状既恶寒发热,鼻塞头痛,肢体酸痛等症。舌薄白或白腻,脉濡缓。(2)治则芳香化湿,疏表散寒。(3)主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2。湿热壅滞:(1)证候腹痛即泻,泻下急迫,势如水注,或泻下不爽,粪色黄褐而臭,烦热口渴,小便短赤,肛门灼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2)治则清热利湿。(3)主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3。暑湿壅滞:(1)证候发于盛夏之时,腹痛泄泻,泻下如水,暴急量多,粪色黄褐,伴见发热心烦,胸闷脘痞,泛恶纳呆,自汗面垢,口渴尿赤。(2)治则清热化湿。(3)主方黄连香薷饮加减。
4。饮食停滞:(1)证候腹痛肠鸣,泻后痛减,泻下粪便臭如败卵,夹有不消化之物,伴见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2)治则消食导滞。(3)方药保和丸加减。
5。肝气乘脾(1)证候肠鸣攻痛,腹痛即泻,泻后痛缓,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诱发,平素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矢气频作。(2)治则抑肝扶脾。(3)主方痛泻要方加减。
6。脾胃虚弱(1)证候大便时溏时泻,反复发作,稍有饮食不慎,大便次数即多,夹见不化水谷,伴见饮食减少,脘腹胀闷不舒,面色少华,肢倦乏力。(2)治则健脾益胃。(3)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7。肾阳虚衰:(1)证候每于黎明之前,脐腹作痛,继则肠鸣而泻,完谷不化,泻后则安,伴见形寒肢冷,腹部喜暖,腰膝酸软。(2)治则温肾键脾,固涩止泻。(3)主方四神丸加减。
8。中气下陷:(1)证候多由久泻或大病或久病导致的久泻不止,甚者脱肛,伴见小腹坠胀,纳呆,少气懒言,体倦肢软,渴喜温饮,消瘦等。(2)治则升阳举陷止泻。(3)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9。上热下寒:(1)证候肠鸣下利,干呕呕吐,伴见心下痞满,口渴喜饮,偶有口苦,心中烦闷,小腹喜温等。(2)治则和胃开脾止泻。(3)主方半夏泻心汤加减。
其他疗法
1。针灸分型治疗
(1)急性泄泻①治则除湿导滞,通调腑气。以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②主穴天枢、上巨虚、阴陵泉、中脘。③配穴寒湿者,加神阙;湿热者,加内庭、曲池;食滞者,加中脘、梁门。④操作毫针泻法。神阙用隔姜灸法。
(2)慢性泄泻①治则健脾温肾,固本止泻。以任脉及足阳明、足太阴经穴为主。②主穴天枢足三里,大肠俞三阴交。③配穴脾虚者,加脾俞、太白;肝郁者,加太冲,太冲;肾虚者,加肾俞、命门、关元。④操作神阙用灸法;天枢用平补平泻法;足三里、公孙用补法。配穴按虚补实泻法操作。
2。穴位注射法
选天枢、上巨虚。用黄连素注射液,或用维生素B1、B12注射液,每穴每次注射0.5~1毫升,每日或隔日1次。
3。耳针法
大肠、胃、脾、肝、肾、交感。每次以3~4穴,毫针刺,中等刺激。亦可用揿针埋藏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4。拔火罐
(1)取穴天枢关元大肠俞小肠俞。
(2)方法留罐10分钟,日二次。
2019-04-10 02:21
推荐科普
/ popular science
-
如何治疗女性行经泄泻
潘卫利
主任医师 | 浙江省人民医院
2019-03-20 20:45:43
-
拉肚子全身冒冷汗什么情况
何好臣
副主任医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4-12-27 16:27:56
-
泄泻应该做哪些检查项目
一般来说,导致泄泻的主要因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脾胃虚弱以及命门火衰等。这些因素导致脾虚湿盛,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而成泄泻。泄泻的成因众多,因此在治疗前应该有进行检查,做出正确的判断,方可对症下药。1
潘卫利
主任医师 | 浙江省人民医院
2019-04-25 11:24:11
-
大便不成形很臭怎么办
大便不成形很臭可能是饮食因素、肠道功能紊乱、消化不良、肠道菌群失调、慢性肠炎等原因引起的,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调整生活方式、细嚼慢咽、应用药物等方式进行治疗,建议及时就医。1、饮食因素:进食过多高蛋白、高脂肪食物,难以完全消化吸收,在肠道
何好臣
副主任医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4-12-27 16:28:15
-
肚子疼拉稀吃什么药治疗
肚子疼拉稀通常是指腹痛腹泻。腹痛腹泻可能是腹部受凉、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胃肠炎、寄生虫病等原因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可以吃藿香正气软胶囊、多酶片、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左氧氟沙星片、阿苯达唑片等药治疗。1、腹部受凉:腹部受凉后,可引起肠道痉
何好臣
副主任医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2024-12-27 16:2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