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震颤怎么办_好在医生

长期震颤怎么办
何好臣

何好臣

副主任医师 |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综合科

三级甲等

长期震颤可能是心理因素、药物副作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特发性震颤、帕金森病等原因所致,可以通过加强生活护理、应用药物、康复训练等方式改善,如有不适症状,应立刻就医。

1、心理因素:长期的焦虑、紧张、压力等心理因素可能导致身体出现震颤症状。心理因素与神经系统的相互作用较为复杂,可能涉及神经递质的变化、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等。平时可以通过听音乐、练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

2、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震颤等副作用,如抗精神病药物、抗癫痫药物等。药物的种类、剂量、使用时间等因素可能影响副作用的发生。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适当的减少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治疗。

3、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病后会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使身体代谢亢进,所以会诱发长期震颤。可以遵医嘱应用甲巯咪唑片、丙硫氧嘧啶片等药物治疗。

4、特发性震颤:特发性震颤可能与神经系统的异常兴奋有关,可以遵医嘱应用盐酸普萘洛尔片、扑米酮片等药物治疗。

5、帕金森病:帕金森病患者的震颤主要是由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退化,导致基底节神经回路的功能异常。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盐酸苯海索片、盐酸金刚烷胺片等药物治疗,同时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配合步态训练、语言训练、吞咽训练等康复训练,可促进神经可塑性,改善运动功能。

长期震颤的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用药,不要自行调整药物剂量或停药。

2024-12-27 16:28

相关语音

/ Related speech

推荐科普

/ popular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