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打封闭针的作用及危害_好在医生

腱鞘炎打封闭针的作用及危害
李宏

李宏

副主任医师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骨科

三级甲等

打封闭针一般指封闭治疗。腱鞘炎患者进行封闭治疗的作用通常是消炎、强效止痛、改善关节功能、抑制免疫过度反应、促进组织修复等,危害通常是皮肤感染、肌腱退变、感染扩散、内分泌与代谢紊乱、局部组织粘连等。

一、作用

1、消炎:腱鞘炎多因腱鞘长期过度摩擦,致使局部出现无菌性炎症,产生红、肿、热、痛等症状,封闭治疗中的糖皮质激素通常能够抑制炎症细胞的活性,减少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迅速减轻腱鞘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与肿胀。

2、强效止痛:封闭治疗里的局部麻醉药,常见的如利多卡因,通常能阻断神经末梢的疼痛信号传导,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3、改善关节功能:炎症减轻与疼痛缓解后,关节周围的肌肉痉挛一般能得到放松,使原本因腱鞘炎而受限的关节活动范围扩大。

4、抑制免疫过度反应:腱鞘炎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存在机体免疫反应过度激活的情况,封闭治疗中的糖皮质激素一般可以调节免疫系统,抑制免疫细胞的过度活化,减少免疫复合物在腱鞘组织中的沉积,通常有助于防止免疫反应对自身组织造成进一步的损伤,为腱鞘组织的修复创造有利条件。

5、促进组织修复:在炎症得到控制,免疫反应趋于平稳的环境下,腱鞘组织的自我修复能力增强,通常能促进关节功能的长期稳定恢复。

二、危害

1、皮肤感染:若封闭治疗时消毒不严格,在针头刺入皮肤的过程中,细菌可能会被带入皮下组织,引发局部感染,表现为注射部位皮肤发红、肿胀、发热、疼痛等。

2、肌腱退变:长期或频繁地在腱鞘部位进行封闭治疗,其中的糖皮质激素通常会抑制肌腱细胞合成胶原蛋白等维持肌腱强度和韧性的物质,导致肌腱逐渐退变,强度降低。

3、感染扩散:当患者身体存在其他部位的潜在感染灶,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而封闭治疗中的糖皮质激素又抑制了机体的免疫功能时,细菌等病原体可能会借助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

4、内分泌与代谢紊乱:长期进行封闭治疗通常会导致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内源性糖皮质激素减少,进而影响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

5、局部组织粘连:多次进行封闭治疗后,药物容易对局部组织的刺激以及炎症修复过程中的纤维组织增生,可能会使腱鞘与周围组织之间形成粘连。

如果出现腱鞘炎,建议立刻就医,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案治疗。

2024-12-18 17:45

推荐科普

/ popular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