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骨针的作用与副作用有哪些_好在医生

护骨针的作用与副作用有哪些
付强

付强

副主任医师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肿瘤科

三级甲等

护骨针的作用一般有抑制破骨细胞活性、缓解骨痛、降低骨折风险、延缓骨转移进展、调节钙平衡等。副作用一般有发热、流行性感冒样症状、胃肠道反应、低钙血症、肾中毒等。

一、作用

1、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通常可以减少破骨细胞对骨组织的破坏,如唑来膦酸能特异性地作用于破骨细胞,降低其骨吸收能力,从而保护骨骼结构完整性,有助于维持骨强度。

2、缓解骨痛:通过抑制骨破坏过程,减轻因肿瘤骨转移等导致的骨痛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在活动时疼痛减轻,减少对止痛药物的依赖。

3、降低骨折风险:阻止骨质过度流失,增强骨骼的稳定性,对于存在骨转移或骨质疏松的患者,一般可有效降低病理性骨折的发生几率,让患者能够进行一些基本的日常活动而不必过于担心骨折。

4、延缓骨转移进展:在肿瘤骨转移的情况下,一般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在骨微环境中的活动,减缓骨转移病灶的进一步发展,为其他抗肿瘤治疗争取时间并协同发挥作用。

5、调节钙平衡:通常可影响骨组织与血液中钙的交换,防止因骨破坏而引起的高钙血症,维持体内血钙水平的稳定,避免高钙血症引发的心律失常、意识障碍等严重并发症。

二、副作用

1、发热:部分患者在使用护骨针后会出现发热反应,一般在用药后的1-3天内发生,体温可升高至38-39℃,是由于药物引起机体的免疫调节反应,通常为轻到中度发热,可自行缓解或通过物理降温、使用退热药等对症处理。

2、流行性感冒样症状:表现为乏力、肌肉酸痛、关节疼痛、头痛等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状,一般在用药后数小时至几天内出现,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和舒适度,多数情况下症状会在1-2周内逐渐减轻或消失。

3、胃肠道反应:常见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这是因为护骨针可能影响胃肠道的正常功能和消化液分泌,导致胃肠蠕动紊乱和消化吸收功能下降,严重时可能导致体重下降、营养不良等,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使用止吐等药物来缓解症状,比如遵医嘱应用茶苯海明片、甲氧氯普胺片、多潘立酮片等。

4、低钙血症:由于护骨针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骨钙释放减少,同时肾脏对钙的重吸收也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血钙水平降低。患者可能出现手足抽搐、麻木、心律失常等症状,需要定期监测血钙水平并及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以纠正低钙血症,比如遵医嘱应用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碳酸钙D3片、维生素AD软胶囊等药物。

5、肾毒性:长期或大剂量使用护骨针,药物在肾脏的代谢过程中可能影响肾脏的正常滤过和排泄功能,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减退甚至肾衰竭,用药期间需密切监测肾功能指标并根据情况调整用药剂量或停药。

使用护骨针前需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包括肝肾功能、血钙水平等。用药期间定期复查相关指标,如血常规检查、肝肾功能、血钙等。若出现严重副作用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2024-12-11 18:34

推荐科普

/ popular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