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血管瘤三年后恶变:警觉症状,及时干预_好在医生

肝血管瘤三年后恶变:警觉症状,及时干预
刘凯

刘凯

主任医师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肝胆外科

三级甲等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深知“肿瘤”这两个字的“地位”,绝对是让很多人闻之色变的存在😣,但有一个现象很奇怪,我发现有不少存在良性肿瘤的患者,告诉他们定期复查,结果可能就是不了了之,不听从医生的建议,然后又很害怕转为恶性,之前我接诊的一位肝血管瘤的患者,他的诊疗经历就是如此,至今也还在治疗过程中。

🌿今天,通过他的经历分享,和大家聊一聊,肝血管瘤这一良性肿瘤,是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恶变呢?也希望看完后的每一个人,能更重视和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

👨刘先生,一位47岁的生意人,去年见到他时,他说自己在3️⃣年前的一次体检中偶然的检查出了肝血管瘤,当时,医生说这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暂时不需要特别治疗🩺,只需定期复查。然而,他在听到这些话后,自动理解为没啥大事,于是,在过去的3️⃣年里没有在意过自己的这个病,更别说检查了!来就诊时,是因为身体出现了不舒服的情况,决定到医院检查看看情况。

💬在问诊的过程中,问起他为什么不定期做个检查❓他告诉我做生意也有点忙,之前也没有不舒服的情况,不痛不痒的,感觉没什么影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体重逐渐下降,身体没有力气,偶尔还会出现腹痛、恶心的情况。这时,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来到了医院🏥。

🗓听过患者叙述后,我首先检查患者目前情况,发现其腹痛部位主要为上腹,表现为持续性的胀痛。因为患者疼痛部位为肝区,所以我首先想到患者可能出现了病情恶化情况。有此想法后,随即安排患者进行更为详细的检查,包括B超检查、MRI检查、穿刺活检等。最终,B超检查结果显示为高回声,呈低回声者多有网状结构,密度均匀,形态规则,界限清晰。而MRI检查T1加权呈低信号,T2加权呈高信号,内部信号不均匀。种种检查结果表明,患者病情存在进一步恶化情况,为明确诊断,又为患者进行了穿刺活检,取一部分组织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他的肝血管瘤出现了恶变,并已经发展成肝癌初期,这个结果让他感到震惊和害怕,也自责了很长时间。后来,我和他的家人开始给他做思想工作,告诉他现在需要先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有更好的预后。

🧩针对他的情况,我们为他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建议他先进行手术治疗,通过肝切除术切除肝癌组织,在顺利进行了手术后,辅助进行化疗,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除了治疗以外,我还叮嘱他和家人一定要加强日常生活习惯管理,注意休息,先保证身体的恢复,后续逐渐增加运动量,饮食上多吃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高热量食物,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以维持机体的能量需求,增强免疫力,少食多餐,🙅‍♂️不宜一次性吃太多,以免增加胃肠道负担,严格禁烟禁酒‼️

目前,经过1️⃣年时间的治疗,他的病情控制的还可以,生活质量也有一定的保障,他告诉我,这一次深刻认识到了定期体检和及时治疗重要性,如果当初能更加重视自己的身体,定期复查,或许就能避免肝癌的发生。

🔹🔹我希望能提醒到大家,身体只要出现任何异常情况,都要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同时,也要重视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处理身体存在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

2024-04-19 16:47

推荐科普

/ popular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