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怎么判断_好在医生

母乳性黄疸怎么判断
黄东生

黄东生

主任医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儿科

三级甲等

母乳性黄疸是指新生儿在纯母乳喂养期间出现的黄疸。判断母乳性黄疸主要有黄疸出现时间、黄疸的程度和其他症状的排除等方面。

母乳性黄疸的出现时间是在出生后第2-4天开始,达到高峰后逐渐减退。这是因为母乳中存在一种叫做β-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酶,能够将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使其变为可溶性的胆红素葡萄糖醛酸,从而促进胆红素的排泄。然而,新生儿的肝脏在出生后的前几天内对β-胆红素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表达较低,导致胆红素的排泄能力减弱,从而引起黄疸。另外,母乳性黄疸的程度通常较轻,黄疸的颜色呈现为黄绿色,主要集中在面部和胸部,逐渐向下蔓延。同时,母乳中的雌激素也可能影响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进一步加重了黄疸的程度。判断母乳性黄疸还需要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黄疸,例如,新生儿溶血性黄疸、肝脏疾病、胆道梗阻等都可能引起黄疸。因此,在判断母乳性黄疸时,需要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排除其他病因。

日常生活注意观察黄疸的程度和变化,如果黄疸持续加重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根据情况可能需要进行补充喂养或光疗等治疗措施。

2024-07-28 23:16

推荐科普

/ popular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