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低密度是怎么回事_好在医生

肝低密度是怎么回事
蔡轩

蔡轩

主治医师 | 北京积水潭医院     普通外科

三级甲等

肝低密度是指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肝脏存在新生的占位性病变,其密度相对于周围正常的肝组织密度较低,多见于肝脂肪变、肝囊肿、肝血管瘤等疾病,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

1、肝脂肪变:多由于肥胖、药物、酒精等多种原因引起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进而影响肝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肝脏出现炎症和功能下降等症状,肝细胞内由于脂肪过多,在CT上呈现为肝密度降低。患者可遵医嘱服用辛伐他汀片、洛伐他汀片等药物降低血脂,日常生活中严格禁烟禁酒,加强体育锻炼控制体重。

2、肝囊肿:先天性肝内胆管畸形、肝内炎症、寄生虫感染等原因会导致肝内囊肿包裹形成,由于囊肿内多为空腔或低密度分泌物,进而造成肝脏出现密度降低。如果囊肿较小,一般无需处理,如果比较大,可以遵医嘱通过囊肿切除术、囊肿穿刺抽液术等手术进行治疗。

3、肝血管瘤:肝脏血管瘤是一种由于先天发育不良或者局部血管炎刺激而引起良性肝脏疾病,检查时多出现肝脏密度减低的表现。绝大多数肝血管瘤不用进行临床治疗,定期复查注意情况即可。当瘤体较大出现压迫症状时,可以遵医嘱通过腹腔镜术等手术进行治疗。

此外,还可能与肝癌等因素有关,建议完善其他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

2022-12-25 18:04

推荐科普

/ popular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