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最长潜伏期_好在医生

麻风病最长潜伏期
杨铁生

杨铁生

主任医师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三级甲等

麻风病最长潜伏期可能超过10年,但多数患者的平均潜伏期在2~5年。

麻风病是一种由麻风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皮肤和外周神经组织,轻者可有皮肤斑块、丘疹以及皮肤蚁行感、四肢麻木等症状,重者可出现皮肤凹凸不平、双唇肥厚、耳垂肿大、形如狮面、眉毛及头发脱落、浅感觉和出汗障碍,面瘫,甚至四肢畸残或毁容。麻风分枝杆菌为革兰阳性细菌,对外界抵抗力较强,分泌物离体自然干燥后仍可存活2~9天,在0℃时可存活3~4周,但煮沸8分钟或日光直射2~3小时可使之丧失繁殖力。且人感染麻风杆菌通常不会立刻致病,多潜伏一段时间后发病,平均的潜伏期一般为2~5年,长的可能超过10年。

麻风病的患者应该尽早去医院,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进行治疗。日常应保持皮损清洁、干燥,避免抓挠和触摸皮损。适当进行自我隔离,在治愈前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防止疾病传播。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规律作息,注意休息,不熬夜,避免过度劳累。

2022-12-25 18:03

推荐科普

/ popular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