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铁生
主任医师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风湿免疫科
三级甲等
在临床检验项目中有一检查项目是“抗核抗体(ANA)”,有很多的患者对这个指标都很陌生,也不清楚具体检查原因。抗核抗体(ANA),又称抗核酸抗原抗体,是一组对细胞核内的DNA、RNA、蛋白或这些物质的分子复合物产生的自身抗体。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自身抗体的检出,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有别于其他炎性关节炎如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和骨关节炎的标志之一。
有一些相关医学知识的应该知道,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一旦确诊需要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但是在治疗前也需要进行一些相关的辅助检查。那么,抗核抗体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什么帮助呢?
抗核抗体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阳性率约为10%~20%。血清补体水平多数正常或轻度升高,重症者及伴关节外病变者可下降。目前临床常用的自身抗体包括类风湿因子(RF-IgM)、抗环状瓜氨酸(CCP)抗体、类风湿因子IgG及IgA、抗核周因子、抗角蛋白抗体,以及抗核抗体、抗ENA抗体等。此外,还包括抗RA33抗体、抗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抗体,抗P68抗体等。现在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是聚苯乙烯微粒乳胶凝集试验(LAT)和羊红细胞凝集试验(SCAT),这两种方法对IgM-RF特异性较大、敏感性较高、重复性好、检测IgM-RF在成年RA患者3/4阳性。
正常人接种或输血后亦可出现暂时性RF(+),故RF阳性,不一定就是类风湿性关节炎,但结合临床仍为诊断RA的重要辅助方法。另外类风湿因子阴性不能排除本病的可能,须结合临床。
2020-05-26 10:08
相关视频
/ Recommended video
推荐科普
/ popular science
-
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误区
当今社会,很多人患上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很多是不明原因引起。所以很多人在治疗的时候,都是一知半解,甚至走入了“误区”。误区之一:“西药副作用大大,中药副作用小,中药比西药好”。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其实“凡药皆有毒”,不论中药、西药都是如此,如果
潘卫利
主任医师 | 浙江省人民医院
2019-04-21 07:14:18
-
类风湿病是怎么回事
类风湿病在临床中一般是指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通常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激素变化、免疫紊乱、感染等原因引起的,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1、环境因素:长期暴露在寒冷、潮湿环境中,可能诱发或加重类风湿关节炎的症状。2、遗传因素:某些
杨铁生
主任医师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4-12-27 16:27:48
-
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疗法怎么样?
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医学上,目前出现很多新的治疗方法,如:免疫疗法、微生物
张学武
主任医师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20-05-26 10:08: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