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月经异常需及时就医,提防子宫肌瘤_好在医生

女性月经异常需及时就医,提防子宫肌瘤
李飞飞

李飞飞

副主任医师 | 山东省立医院     妇科

三级甲等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一位47多的女性患者由于之前月经期和月经量一直很正常,但就诊前10余天左右出现月经量增多的情况,于是来我院就诊。经面诊和彩超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入院后通过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为患者清除子宫肌瘤,患者预后良好,月经量恢复正常。

【基本信息】女、47岁

【疾病类型】子宫肌瘤

【治疗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10月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术

【治疗周期】住院4天

【治疗效果】成功切除子宫肌瘤,术后恢复良好。

一、初次面诊

患者为女性,47岁,在10余天前突然出现月经量增多的情况,患者平时月经量、月经周期正常。患者担心身体状况出现问题,随后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腹痛待查,子宫黏膜肌瘤”收入院。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二便正常,饮食、睡眠良好,一般状况佳。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畅,分泌物少,无异味,色清。宫颈:常大,光滑,无赘生物,无触血,无举痛,无摇摆痛。子宫:前位,增大,活动欠佳。双附件:左右附件均未及明显异常。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为其安排相关检查,其中盆腔彩超提示:子宫大小正常,前位,肌层后壁可见低回声结节,大小约25×24mm,边界尚清,突向宫腔,宫腔可见不均质回声,范围约34×22mm,边界欠清,CDFI:其内可见血流信号,探及动脉频谱。左侧卵巢可见囊性回声,大小约23×17mm,透声可。盆腔可见液性暗区,深约16mm。

宫腔镜检查:宫腔肿物。确定诊断:1、宫腔肿物2、盆腔肿物

考虑肿物为子宫黏膜下肌瘤可能性大,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决定手术治疗,由于患者有保留子宫要求,决定行宫腔镜下宫腔肿物切除术。于入院后第2天为患者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历时35分钟,手术经过顺利,麻醉效果满意,术中出血量约5ml,导尿约100ml,输液约800ml,术后安返病房,意识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给予补液、抗炎等对症治疗。

术后病理回报:子宫黏膜下肌瘤。

术后第3天,患者及家属要求出院,出院时患者一般状况好,创口恢复良好,符合出院指征。出院后禁性生活1月,定期复查、随访。

三、治疗效果

患者共住院4天,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成功切除子宫肌瘤,患者的月经量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逐渐恢复正常。患者出院时无发热,无腹痛,阴道少许血性分泌物,生命体征平稳,一般状况良好,神志清楚,下腹无压痛,无反跳痛。阴道无流血,盆腔无触痛。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复查满意,后期继续升血治疗,定期复查、随访即可。

四、注意事项

住院期间,术后保持创口清洁干燥,如出现渗液,渗血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处理。术后活动尽量轻柔,避免拉扯到导尿管和创口。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出院后注意休息,适当运动,避免重体力劳动。补充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避免食用不易消化、辛辣刺激、寒凉的食物,减轻肠胃的负担,尽早使肠胃功能恢复正常。出院后建议患者1周复查血常规,并且每年定期进行乳腺彩超检查。禁止性生活1个月,同时也禁止盆浴。

五、个人感悟

子宫肌瘤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好发于生育期,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萎缩或消失,其发生可能于与女性激素相关。像本例患者有保留子宫要求,可行宫腔镜下宫腔肿物切除术,术中术后可能会发生子宫穿孔,可能出现出血、空气栓塞、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术后应该注意休息,最好是卧床休息,避免剧烈的运动和从事重体力活动,以免伤口崩开,造成二次感染;饮食方面应该以清淡食物为主,但注意营养搭配,保证身体所需的营养;还应当注意情绪调节,尽量保持平静的心态,切记烦躁易怒。患者出院后应当严格遵医嘱定期复查、随访,以免复发。

2022-06-09 13:50

推荐科普

/ popular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