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兆流产要重视—论产检的重要性_好在医生

先兆流产要重视—论产检的重要性
孟燕

孟燕

副主任医师 | 北京积水潭医院     妇产科

三级甲等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此患者是27岁的女性,是因为早上感觉下腹部不适来到医院,为患者完善了一系列相关检查之后,我们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为先兆流产及贫血。根据患者目前的情况,先让患者适当的卧床休息,左侧卧位。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观察胎心、胎动及产科彩超。同时患者有一点贫血,要给予口服硫酸亚铁纠正贫血症状。规范治疗后腹痛症状已经消失,出院时生命体征平稳,四肢活动自如,患者也没有任何的不舒服,胎儿也得以保住。

【基本信息】女、27岁

【疾病类型】先兆流产

【就诊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2月

【治疗方案】给予监测胎心胎动、口服硫酸亚铁等对症治疗

【治疗周期】1天

【治疗效果】经过合理治疗,腹痛已经缓解,胎儿得以保住。

一、初次面诊

刚见到患者的时候,她面色有些苍白手捂着肚子前来就诊,经过简单的询问得知患者孕4产1,2021年经过剖宫产分娩一名女婴。在停经30日的时候自己进行尿试纸验孕结果为阳性,现已经怀19周。自从怀孕以来,饮食和睡眠方面都和平常一样,大小便也正常,怀孕以来体重增加了大约有3kg。

怀孕期间有查过胎儿NT及唐氏筛查均未见异常,今天早上感觉下腹部不适所以来我院做产检。在了解情况后,我们立即为患者安排住院。

二、治疗经过

入院后,我们为患者做了一般检查和复查了血液分析以及产科彩超。结果如下:一般检查均正常,血压113/73mmHg,头颈心肺未见异常,妊娠末期腹型,宫高15cm腹围86cm,胎心140次/分,未触及宫缩。血液分析显示:白细胞11.14x10^9/L、中性粒细胞比率81.71%、血红蛋白107.0g/L。产科彩超结果:双顶径约45mm,头围约172mm腹围134股骨长约31.5mm。颈周围见脐动脉彩色血流环绕一周。胎儿心脏,胎心频率约147次/分,律齐、胎盘位置:后壁,回声均匀。羊水最大深度约52mm,羊水透声尚可。

在完善了一系列相关检查之后,我们可以做出初步诊断为先兆流产及贫血。

根据患者目前的情况,在经过和患者及家属的充分协商之后,我们先让患者适当的卧床休息,左侧卧位。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的变化,观察胎心、胎动及产科彩超。同时患者有一点贫血,要给予口服硫酸亚铁纠正贫血症状。

三、治疗效果

该患者为27岁的先兆流产患者,因下腹部疼痛入院。入院后安排其卧床休息,监测胎心胎动,复查了血液分析和产科彩超,同时给予口服硫酸亚铁纠正贫血。

经过一系列对症处理,目前腹痛症状已经消失,出院时生命体征平稳,四肢活动自如,患者也没有任何的不舒服,胎儿也得以保住。后期进行随访,已经成功的产下一位健康的宝宝。

四、注意事项

1、治疗过程中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尽量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主,因为左侧卧位可以保证胎盘的血液供应。

2、如果出现下腹疼痛或者阴道出血流水等症状,要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3、口服硫酸亚铁纠正贫血。同时告诉患者服用铁剂时要使用吸管,避免铁剂把牙齿染黑。

4、对于先兆流产的患者来说,定期的产检是非常有必要的,保持心情愉快。

5、孕妇应当适当休息,但不是绝对卧床,必要时进行一些适当运动。

6、禁止性生活,合理营养膳食,多进食富含铁的食物如猪肝、瘦肉、菠菜等。

五、个人感悟

人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含辛茹苦孕育的胎儿还没有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夭折了。最新数据显示,先兆流产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流产,占怀孕的30%-40%。先兆流产是妇产科最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停经后出现少量阴道流血,量比月经少,伴有轻微腹痛、腰痛、下坠感和子宫间歇性收缩。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妊娠产物未排出,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经休息和治疗后,若流血停止或腹痛消失,妊娠尚有希望继续,若流血继续增多或腹痛加剧,则可发展为难免流产。因对治疗结果、胎儿发育情况及预后的不可预知性,先兆流产孕妇多有紧张、恐惧与焦虑心理,而先兆流产的发生、发展与孕妇的心理因素,生活环境及护理有着很大的关系。

以上是对先兆流产的简单介绍,如果孕期有存在以上症状,要尽早去医院进行产检和治疗,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治疗。

本病例患者有过剖宫产手术史,为瘢痕子宫,而且又有贫血的症状,相对较其他人更容易发生先兆流产,幸好她在有腹痛的情况下及时去医院就诊,得到正规的完善的对症治疗,保住了肚子里的孩子,避免了悲剧的发生。

在平时生活中,孕期避免疲劳,严禁房事,勿持重涉远、登高攀岩,避免跌扑闪挫,保持外阴清洁,勿食有损于胎儿发育的药物,平时应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但富有营养的食物,忌食辛辣动火之品,宜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夜劳累,需卧床休息。

2022-06-08 16:04

推荐科普

/ popular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