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预防不能停!患者该怎样监测副作用?_好在医生

二级预防不能停!患者该怎样监测副作用?
温绍君

温绍君

主任医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脏内科中心

三级甲等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

那么冠心病的患者多数需要长期口服多种药物,但这些药又是必须要用到的。

在使用这些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有哪些注意事项?又该监测哪些指标呢?

undefined

冠心病或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为了延缓冠心病的发展,控制缺血导致的心绞痛等症状,降低心肌梗死的再发或死亡率所进行的治疗就是我们所说的二级预防治疗,而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而长期口服的药物即为二级预防用药。二级预防药物主要包括调脂药物、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拮抗剂、硝酸酯类药物、ACEI或ARB类药物。

undefined

1、调脂药物:

血脂异常是冠心病和心梗发生的高危因素,首选药物是他汀类的调脂药物,如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这类药物可以有效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具有稳定斑块和延缓斑块进展的作用,若无禁忌,所有冠心病患者无论血脂是否有异常,都应使用他汀类药物。除了他汀类药物,必要时还可以使用贝特类、依折麦布等药物。

虽然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较高,但部分患者使用药物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及肌肉酸痛、肌溶解等,所以在使用过程中,需定期监测转氨酶及肌酸激酶等指标,同时患者应注意观察有无相关不适症状如肌肉酸痛、皮肤黄染等情况。除此之外,治疗期间也应定期复查血脂情况,只用达到治疗的靶目标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2、抗血小板药物:

此类药物通过抗血小板聚集而防止血栓形成,不但有助于预防血管病变进展,还可预防栓塞的发生。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这些药物可能有导致消化道出血及其他部位出血的可能,所以在使用过程中患者应注意观察有无皮肤黏膜出血及黑便等情况,定期复查血小板及凝血功能。

3、β受体拮抗剂:

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减低心肌收缩力,从而降低心肌耗氧量,提高患者的运动耐力,同时还可以减少心绞痛和心梗的发生,亦可减少病死率,所以无论对于患者的近期和远期预后都有重要作用。常用药物为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此类药物应个体化、小剂量起始使用,目标是将患者的静息心率控制在50-60次/分。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监测心率,对于高度传导阻滞及窦房结功能严重紊乱的病人不宜使用,同时由于其可能导致支气管痉挛及收缩,所以支气管痉挛或哮喘发作急性期的患者应禁止使用。长期服用此类药物的患者还应注意,这类药物具有反跳现象,所以如非必要严禁突然停药。

4、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酯类具有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负荷的作用,亦有助于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功能。硝酸甘油可以迅速缓解心绞痛症状,所以心绞痛患者可身边常备硝酸甘油,以便发作时含服。其他硝酸酯类药物还有硝酸异山梨酯及单硝酸异山梨酯。由于具有扩血管作用,所以有些患者在服用后可能出现头痛的症状,同时血管扩张后可引起血压下降,对于血压低的患者,尤其收缩压<90mmHg应慎重选择,并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5、ACEI/ARB:

长期应用ACEI类药物具有改善心室重构、减少冠心病的发生概率,所以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如果不存在血压偏低或肾衰竭、双侧肾动脉狭窄及过敏等禁忌情况,均应使用此类药物。代表药物有依那普利、福辛普利、卡托普利等,但此类药物可能导致患者出现干咳等症状,对于不能耐受此类药物或存在用药禁忌的患者,可用ARB类药物如缬沙坦、替米沙坦等代替,用药过程中需注意监测肾功能。

以上就是冠心病和心梗患者的二级预防用药,需要注意的是,切勿自行口服这些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排除禁忌情况,进行个体化用药。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 内科学[M].9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2022-06-06 17:08

推荐科普

/ popular sci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