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如何选择_好在医生

针对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如何选择
王笑梅

王笑梅

主任医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肝病中心

三级甲等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痛、乏力为主要表现。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其中的一类,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如果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被定义为慢性乙肝。如果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无慢性肝炎症状,1 年内连续随访3 次以上血清ALT 和AST 均无异常,且肝组织学检查正常者,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

undefined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肝的根本治疗方法,对于符合抗病毒治疗的乙肝患者采用乙肝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才能实现疾病的康复。

急性肝炎一般不用抗病毒治疗,而慢性病毒性肝炎需要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的常用药物有两大类,一类是口服的抗病毒药,一类是干扰素,而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抗病毒药物,是指口服的抗病毒药物,它指的是核苷类似物,包括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此外还有恩曲他兵,拉米夫定,阿德福韦以及替比夫定等等。

目前国际指南推荐的乙肝抗病毒口服药的一线用药,就是替诺福韦和恩替卡韦,它适用人群广泛,同时副作用比较小,属于高效的低耐药的抗病毒药,因此乙肝患者通常接受的抗病毒药物就是替卡韦和替诺福韦。

在这里也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比如有明确家族乙肝背景(垂直传播)者,干扰素效果一般不佳;肝功能失代偿阶段(晚期肝硬化)、高度黄疸者不能使用干扰素;拉米夫定最好不要用于儿童;阿德福韦最好用于拉米夫定治疗发生病毒变异者。

在抗病毒治疗期间,我们还有遵循以下原则。

1、摸清抗病毒时机:抗病毒要讲究时机,并不是所有感染乙肝病毒的人都需要治疗。乙肝病毒携带者即使HBV DNA水平很高,只要肝功能正常,就无需进行抗病毒治疗。但要坚持定期检测,不能掉以轻心。2010年最新出版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指出,HBV DNA水平超过1×104( 10的4次方)拷贝/ml和(或)血清ALT水平超过正常值上限的乙肝患者都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此外,肝活检显示重度至重度活动性炎症、坏死和(或)肝纤维化的患者,也应该立即开始抗病毒治疗。

2、乙肝病毒生命力非常顽强,至今为止仍没有一种药物能够彻底消灭它。无论是干扰素还是核苷(酸)类似物只能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短期治疗(≤1年)停药后,患者的HBV DNA水平都会出现大幅度反弹,这说明乙肝治疗需要“长治”才能“久安”。针对核苷(酸)类似物疗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建议:大三阳乙肝患者治疗1年后,如果HBV DNA水平转阴,肝功能正常而且实现了血清学转换,则需要再巩固治疗12个月;小三阳乙肝患者治疗1年后,如果HBV DNA水平转阴而且肝功正常,则需要再巩固治疗18个月。总之,乙肝患者至少要坚持二年或二年半的口服抗病毒治疗才有可能科学停药。

3、无论是乙肝携带者还是乙肝患者都需要定期监测和随访,乙肝的抗病毒治疗时间长,不是短时间就能结束治疗的,切勿自行停药后换药;在治疗期间,至少一个月监测一次肝功、肾功和血常规;一般3个月复查一次乙肝病毒指标;定期监测可以判断疾病的进展。乙肝携带者可依此决定是否需要抗病毒,而正在服药的肝炎患者则可了解到疾病的进展,以防出现肝硬化、肝癌。通过监测可以尽早发现药物的副作用,及时进行干预防止出现医疗事故。除了常规检查外,乙肝患者还要根据某类药物的特点增加监测项目,例如CK水平、肌酐等。如果效果不佳,医生可以根据病人的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4、乙肝患者的用药原则是少而精,用抗病毒药物的基础上,可以选择1~2种抗炎保肝的药物,不能一次性吃太多药物,以免增加肝脏负担。

5、防止乙肝病毒出现耐药性。乙肝患者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乙肝病毒会产生耐药现象,所以乙肝患者必须定期做乙肝病毒变异耐药检测。在进行抗病毒治疗6个月后需要监测病毒水平,如果患者的HBV—DNA小于10的3次方,说明疗效理想,可继续单药治疗。但如果患者的HBV—DNA水平有一定的下降,但仍大于10的3次方,那么说明疗效不理想,长期治疗可能出现耐药现象,此时需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乙型病毒性肝炎抗病毒类治疗药物研究进展》林雯雯,高永良

2022-06-06 14:16

推荐科普

/ popular science